长沙浏阳市妇联主席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 1962年
文化程度 大学
妇女事业是需要奉献的事业。在推进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有了许多执着奉献的妇女工作者,才有了今天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在这个队伍中,黎凤珍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03年1月,黎凤珍踏上了妇联工作岗位,担任浏阳市妇联主席。近四年来,她以身作则,广集众长,以真诚之心营造和睦友善的工作环境,以实干精神鼓舞带动着全市妇联干部,用人格魅力协调社会力量,推动浏阳妇女儿童事业在不断创新中前进。
1984年,22岁的黎凤珍走上工作岗位,她先后担任过乡文化站长、团委书记、妇联主席、党委秘书、乡(镇)长、党委书记等职务,无论是分管具体工作,还是主持全面工作,她都是全身心投入,力求完美,勇于创新。当乡党委书记,她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与农民同甘共苦,为了争取资金,她跑中央、进省城,不知牺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常常是“小心翼翼汇报,忐忑不安聆听”,直到领导表态给予支持,一颗悬着的心才算安稳。在葛家乡发展和建设投入上,她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投入150多万修通了马青公路;投入210多万完善教育基础工作和偿还普九债务;投入140多万对集镇建设、水利和村级道路予以补偿;投入80多万招商,引进企业16家,为今天葛家乡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获得浏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十佳领导干部”称号。
初到妇联之时,她觉得妇女工作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应以作为求地位,以实力出活力。她全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她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先从抓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入手,大刀阔斧地推进妇联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活跃基层妇女工作,带领妇女投身三个文明建设。一是做好基层妇联的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妇女增收致富。对基层妇联干部能力的培训,重点是加强乡镇妇联主席、示范村妇女主任的培训,帮助她们提高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共举办4期乡镇妇联主席培训班,6期村级妇代会主任培训,让全市妇联干部接受了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好地投身妇女工作。为加强对农村女能人发展能力的培养,将农村巾帼种养大户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引领她们创办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发挥她们传帮带的作用,辐射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经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牵头组建了以农、林、水、产等部门女技术人员组成的巾帼服务志愿者队伍,深入乡镇和示范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她们掌握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争取与市劳动保障、农林、科技、教育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有效覆盖,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提供科技教育学习阵地,组织5万多妇女,参与不同层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家庭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工程”培训;成立了花炮、花卉、旅游、餐饮、养鸡、养猪、水果等各种巾帼行业协会,探索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科技带产业、市场带经营的新路子;培养了以陈小英、杨碧梅为代表的一批女经纪人、女能手和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各就业服务点组织5000多名妇女出三湘,接受新观念。二是加强对春蕾女童的扶助工作,巩固浏阳市妇联春蕾班的办学,鼓励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高中女学生到春蕾班就读,走订单培训之路,畅通就地转移、就近转移、跨省市转移等渠道,实现充分就业。组织农村富余劳力参加家政服务、保健按摩、美容美发、家具保洁等培训,拓展城乡富余劳力就业门路。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三是注重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考核工作,首创乡镇妇联目标考核与奖金挂钩制度,即年初制定目标考核任务,年终进行检查验收,将40个基层妇联按优、中等、差三级排队,优秀的给予表扬奖励,落后的给予督促批评。妇联干部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妇女工作队伍呈现在人们面前,妇联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有人曾说:选择妇联就等于选择了清贫。但黎凤珍不这样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她和同事们学会了借力发展自己,靠妇联在社会上的信誉,精心策划,靠新颖的创意吸引了众多的商家,积极参与妇联策划的如“株洲姐妹浏阳行”、“巾帼十杰”评选表彰、“十万姐妹网上行”,“万名母亲进学堂”、“千名妇女当能手”、“百名女性出三湘”、“健身健美操比赛”、“妇女运动会”、创办“春蕾班”以及“三·八”、“六·一”晚会,精彩纷呈的活动赢得了鲜花和掌声,那份喜悦、自豪、骄傲难以言尽。这里面有她的一份辛勤,也有一份贡献。为更好地向社会展示妇女工作的成就和优秀妇女的风采,市妇联一方面依托报纸、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加强对妇女工作的宣传,开设了巾帼风采、法律援助、家庭教育等专栏,“三八”节期间更是连续一周对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优秀妇女典型进行了宣传。另一方面开通“浏阳市妇联网站”,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使报纸、电视、网络成为妇女事业不在编的“宣传员”和“妇女工作者”。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妇联这个女人堆里,那戏就更多了,各种冲突、矛盾都在所难免。四年来,每当她遇到不如意或不顺利的时候,她就会不断提醒和告诫自己,遇到问题,首先从主观找原因,以积极、乐观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试和排解,始终以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市妇联有一位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工作态度曾一度消沉。黎凤珍上任后,主动找她谈心,语重心长地开导,并委以重任,这位干部的工作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断增强,还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公务员”和“先进个人”。
刚进妇联时,有人为她鸣不平,说:你在基层辛辛苦苦干了八年,好不容易进了城,却安排在了妇联。黎凤珍只是淡淡地一笑,当她真正走进妇联,做起妇联工作时,她深深体会到:面对身心受到创伤的妇女,我们帮她们力争权益;面对需要脱贫的姐妹,我们为她们搭桥解困,为争取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摇旗呐喊,这些单靠热情和爱心是不够的。她常说:“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是我们的工作宗旨,广大妇女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四年来,她象一滴水,融入了妇女运动这座熔炉中。岁月无情,人有情,这就是她与妇联之间结下的永远剪不断的情缘。
剪不断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