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民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工作简介

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至1994年担任株洲电力机车厂公安处干事、副科长、主任。1995年至1997年担任株洲电力机车厂文明办主任兼公安处副处长;1997年至2001年担任株洲电力机车厂纪委副书记;2001年5月至今任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社会职务

株洲市人大代表;株洲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株洲市企业家联合会理事;石峰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荣誉与奖励

先后获评株洲市劳动模范、株洲市优秀企业家、株洲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湖南工商界百位诚信人物先后获石峰区财源贡献奖励、株洲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奖励。

个人事迹

肖勇民,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株洲市人大代表、株洲市工商联副主席。个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湖南省百位诚信人物、株洲市劳动模范、株洲市优秀企业家,株洲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石峰区年度经济人物。

7年前,肖勇民选择了联诚,对于百废待兴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对于近3000人的期待,这种选择注定是一份更加沉重的责任,注定将是比其他民营企业家更多的付出,然而他义无反顾、满怀信心,诚信、勤奋、执着,带领经营团队和全体员工,引领株洲联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飞速发展,以真实的发展成果赢得尊重、获得认同、延续发展。肖勇民担任联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7年是其以强烈的事业心、精准的经营管理谋略和果敢的决策判断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变革的高速发展时期。企业销售收入从2001年1.5亿元到2007年3.87亿,2008年6亿元,预计2010年超过10亿元。近年来,肖勇民始终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一心一意谋发展,联诚集团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近50%。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联诚集团作为一个厂办集体安置型劳服公司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已发展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认证,获得德国DIN6700焊接体系认证证书,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结构件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风机系列在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连续五年获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优秀企业”、“优秀非公有制企业”、湖南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工商界百佳诚信单位”、“湖南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全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

肖勇民到任株洲电力机车配件总公司总经理时,正是铁路机车行业打破垄断格局,整车和配件市场逐步放开的改革关头,原有市场竞争格局彻底打破,而联诚内部因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生存发展面临重重危机。在内忧外困的形势下,肖勇民运筹帷幄,果敢决策,对企业实施整体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激发企业活力。在当时尚无前例可鉴、缺乏相关法律支持,加之长期集体企业员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既得利益等多种因素约束,企业改制阻力和压力之大不言而喻的。然而,肖勇民本着对企业和员工负责的态度,引领新的班子敢为人先、顶住压力,亲自挂帅,系统筹划了企业改制的前期宣导、方案确定和实施全过程推进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于2002年4月18日完成企业整体改制并挂牌成立“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株洲市率先实施“资产置换和全员身份置换”的企业,成为全国铁路系统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劳服企业。

改制使企业涣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肖勇民总经理以此为起点,积极探寻如何把企业活力转化为企业能力之道。他始终强调加强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并在管理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管理基础与跨越式发展、对人负责与对事负责、效率与效益关系等深层次管理问题。他抓住基础管理的“软肋”,连续三年提出将企业工作主线确定为“基础管理提升年”并实施基础管理提升攻坚,较为系统地解决了企业在制度管理、作业粗放、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和信息化等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他还较好地处理好了企业效率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讲效率但不唯效率,重效益但讲实际,在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相对平衡中践行做强做精再做大的发展思路。也正是本着对联诚集团现状的深入审视,他一直推崇能力提升的管理创新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将原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职能整合,成立全资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以大营销模式和集中销售手段实现市场扩张;组建成立集团总部技术中心,多次调整技术中心内部架构,推行项目管理和首席工程师制调动研发技术人员积极性;2004年提出并实践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以新兴产业组建成立地铁铝部件事业部并形成全新的利润中心。2007年,把握发展进程和运行脉络,提出并启动了通过在国内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的重大决策,积极谋求在做强做优后的做大之路,为“劳服公司”的再一次“蜕变”奠定了基础。

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肖勇民深感作为一个劳服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摆脱低值遍布式的产业状况,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主导产品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基础后,按照以结构调整和优化来推进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思路,先后组织实施了以整合为特点的“近中期五项目标”、以优化为核心的“二年产业规划”、以投入为手段的“五年企业发展战略”,以扎实成效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了企业主导产业优势;特别是2003年,肖勇民总经理敏锐地捕捉了市场信息,抓住城轨地铁市场发展机遇,大胆决策,投资近5000万元在株洲田心高科技工业园区新建了地铁铝部件事业部,2004年成功进入地铁配件供应商名录并成功交付上海地铁二号线第一批地铁铝部件产品,今年,地铁部件产业将达到年销售收入2亿元规模,这一新兴产业的培育形成为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依托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建设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为推动,以全力参与构建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为目标,肖勇民总经理围绕区域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先后组织完成对九方制动有限公司、株电电机修造有限公司、株电气动设备有限公司和株电广缘科技有限公司等原株洲电力机车厂周边改制企业的并购,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提质和提速。

从加工型的安置企业到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型企业是肖勇民到联诚后一直困扰和致力解决的发展问题。为此,他提出并坚持走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二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加大内部技术资源整合力度和研发创新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2006年,肖勇民总经理抓住了我国铁路机车直流向交流转换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抢占先机、提前布局、引进技术,通过发挥自身在铁路机车配件行业准入资质和制造资源优势,不仅在国内批量采购的大功率交流机车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同时,风机、刮雨器、结构件等产品先后装车300km和350km的和谐型高速动车组。更为重要的是在新一轮的轨道交通装备转型中,企业实践并拓展了引进技术、合作交流到产品出口的国际化发展空间。5年来,企业与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法国FBO公司、美国GW公司等一批国际顶尖企业在多项技术和多个产品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通过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在2006年成功签订1亿元出口产品订单,2008年出口到世界三大知名企业的销售额将达到5000万元。实践表明,强力推进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使联诚集团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

肖勇民总经理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员工的发展,他始终把关爱员工作为企业家责任,基于这种责任意识和根深,他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和对未来思考,创造性提出“做健康、快乐、富有的联诚人”的企业理想,这不仅是他个人对事业目标的重新定位和认识,更为全体联诚员工描绘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他认为企业价值要通过社会价值来反映,而联诚社会价值的最终体现就是以“健康、快乐、富有”为特征的员工与企业的和谐相生。他不仅提出这样一个企业理想,他更积极带领员工实践这一理想。他提出并组织每2年为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加大任何有职业病风险岗位员工检查频次,为员工购买工伤、生育保险及建立互助互济基金等一系列保障员工健康的具体措施,在企业资金投入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每年保持对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的持续投入,并高度重视改进职业健康和环境安全体系建设。他始终致力于营造忠诚公司、快乐工作的和谐氛围,他始终强调物质富有与精神富有协同推进,他提出“诚实、创造、进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每年举办“联诚之春”交响音乐会、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组织评选“联诚之星”。肖勇民总经理认为,员工最大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认同,因此,在内部为不同员工提供不同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建立员工人才库制度、首席设计师和工艺师制度、中层管理者岗位竞聘制度、经营管理者年度奖评制度等一系列员工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注重团队学习与个人培训相结合的机制,每年为不同层级员工提供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机会,仅2007年,企业就组织选送各类培训100多次,2700多人次参加。他非常重视员工合法权益保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100%,建立了完善的工资分配机制,“五险一金”全额及时到位,按国家政策100%缴纳了员工各项社会保险,近三年来,企业平均每年新增社会就业岗位近200个,年均上缴税收近3000万元。

把一个原株洲电力机车厂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并带领着全体员工在轨道交通装备部件行业中执着前行,在企业困难的时候持之以恒,在个人困惑的时候不敢有丝毫懈怡,他把党的事业体现、个人的事业基础完全融入到联诚集团的发展事业之中,他把对企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整个贯穿于企业的发展,他在为企业为员工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成功。

当前,企业正在加紧建设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基地完成投入近9000万元,已经形成年产铁路机车300台和地铁车辆500辆部件的配套制造能力,形成机车、动车、城轨部件三大领域和国际国内二大市场的格局,初步预计划2009年企业销售收入将达8亿元,按照新的战略规划,未来二年将继续保持持续较大的产业投入,2010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可以说,一个区域经济中的中坚力量和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正在快速形成。在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株洲市委和市政府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创业环境下,在轨道交通装备市场高速发展的新机遇下,肖勇民总经理已站在新的起点,续写一个“劳服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辉煌,决心为株洲市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