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

株洲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局长、党组书记

工作简介

1984年7月毕业分配到株洲冶炼厂机动处工作,任技术员。1987年元月调任株洲市攸县上云桥乡副乡长。1988年3月调株洲市农业委员会工作。历任农村能源服务站站长(正科级)、生产科副科长、市扶贫办主任、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1996年2月,任株洲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7月,调株洲(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任副主任、党组成员。2001年,株洲高新区升格为副市级机构,担任高新区副主任(正处级),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株洲市天元区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02年10月兼任天元区区委副书记。2005年10月,调株洲市经济委员会(株洲市企业发展促进局)工作至今,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兼任株洲市科协副主席。2006年8月在株洲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当选为市委委员、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


社会职务

株洲市企业协会(企业联合会)会议

个人事迹

罗伟,湖南省株洲市人,出生于1963年10月,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文化。历任株洲冶炼厂机动处技术员、攸县上云桥乡副乡长、株洲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株洲(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天元区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委副书记、株洲市经济委员会(株洲市企业发展促进局)、主任(局长)、党组书记,中共株洲市委委员、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

罗伟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改革创新,长于率队攻艰。工作二十多年来,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机关,在农业战线还是在工业战线,都为株洲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农业战线工作期间,创造性地将国家政策与株洲农村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农业产业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高新区工作期间,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发展,为高新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牵头组织科学制定了指导高新区发展的“二次创业”行动纲要。特别是2005年担任经委主任以后,他提出了“做规划、定政策、抓项目、搞改革、搭平台、强服务”的工业经济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经委和全市工业经济战线的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使株洲工业经济一年一个台阶,稳居湖南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方阵,为株洲工业重振雄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他促成市委、市政府为工业发展出台了两个“一号文件”,市经委连续两次夺得市直机关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并被推荐参评全省文明建设红旗单位。

2007年是株洲工业经济近十年来发展最好的一年,在全省新型工业化综合考核中,株洲综合得分仅低于综合优势突出的省会长沙零点几分,获得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生产高速增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47.1亿元,增长18.9%,增幅提高4.3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48.7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4.2亿元,同比增长30.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4%,居全省第一位。效益稳步提高。规模工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19.7%;实现利税67.5亿元,增长28.4%;亏损面由上年的16.1%降为1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0.2%,提高34.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82家,同比增加18家,利润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同比增加1家。投资迅猛增长。完成工业投资144.5亿元,增长71.2%,工业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26.8亿元,同比增长99.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7.8%,比重提高12.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15.8%,比GDP增幅快0.9个百分点;实现实交税金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在全省非公经济综合考核中,我市名列一等。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4.9%,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在2008年上半年全省的综合考核中,株洲市综合得分继续处于第二名。

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谋划株洲工业。

省九次党代会把新型工业化做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确定为第一战略,吹响了加快湖南工业发展的进军号。作为经委主任,罗伟同志强烈地感受到这对工业重镇株洲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株洲将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时期。他郑重地向市委建议,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株洲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文件来全面、科学地指导株洲新型工业化工作,并作为株洲市委市政府2007年一号文件下发。市领导采纳了建议,他组织了强有力的班子,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到省内和周边兄弟城市学习取经,集思广益,从抢抓机遇、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大投入、国企改革、转变方式、加强领导等八个方面谋篇布局,十易其稿,圆满完成了任务,使株洲新型工业化工作一起步就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07年,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实施“5115”工程、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的设想,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牵头起草了“5115”工程实施意见,编制了“5115”工程总体规划,精心挑选组织了15家企业编制了“5115”工程子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为“5115”工程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国企改革方面,他明确提出“机构不变、班子不散、力度不减”,以深化改革的方法来抓扫尾工作的建议,并勇挑重担,牵头负责被誉为国企改革“三大战役”之一的株洲起重机厂的破产、改制、重组工作,为国企改革树立了成功的榜样。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他提出通过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物流组织水平,提升环境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彻底整治和改造清水塘区域,并积极推进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进入国家计划笼子,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他拿出了组建注册资金过亿元担保公司、促进担保体系建设的整套方案,获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使株洲这项工作在全省后来居上。几年来,他分别就新型工业化、国企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经济等方面发表文章近十篇,为株洲工业发展建言献策、参政设谋,切实履行好了经委主任这一岗位的参谋职能。

二、用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株洲工业。

工作中,他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放在首位,注重用规划来引,用改革来推,用政策来促,用服务来帮,创新工业经济工作思路,充分运用好市委市政府设在经委的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平台,切实履行好对全市工业的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上,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出台了政策文件,制定了考核办法,建立了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部门协调责任制度,协调组织了一系列市级领导现场办公会议,开展了一系列的督促检查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抓工业的氛围;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全面完成列入市重点改革计划的61户企业改制,特别是打好了号称国企改革“三大战役”的株玻、株起、湘运三个企业的攻坚战。株玻通过引进旗滨集团重组,玻璃年产量已由过去的22万吨普通浮法玻璃增加到62万吨优质浮法玻璃,为原产量的2.5倍,重振了株洲玻璃工业。株起破产改制通过天桥起重来重组,不但筹措了足额的资金确保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国有股权得到了百分之百的保全和增值,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上海六禾投资有限公司和中铝国际有限公司两个战略合作伙伴的投资,该公司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迅速飙升,均创历史最佳水平,正朝着2008年上市的目标迈进。湘运公司成功实现了“两个置换”,在整个改制过程中,既实现了企业转型的平稳过渡,又确保了企业经营业绩两位数的增长;在招商引资方面,牵头组织参加了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取得骄人业绩,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18个,总投资396.6亿元,签约总金额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二。

三、从推进跨越发展的角度,倾情服务企业。

他深知株洲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过去的发展靠工业,未来的辉煌更加靠工业。对于经委而言,企业的小事就是经委的大事,企业的困难就是经委的责任。特别是2006年的全市“企业服务年”活动中,他和大家一道尽心竭力为企业开展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经委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牵头、协调和表率作用,广大企业家们将这一年称为企业的“幸福之年”。2007年以来,他协助市委夏文星副书记和市政府翟笃培副市长对全市各县市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督查活动,就重点建设项目召开了一系列现场办公会议。通过他和经委同志们的积极协调,书记、市长等市级领导多次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和有关部门现场办公,为企业落实和解决问题。在全省大力培育“双百工程”和全市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5115”工程的良好氛围中,他积极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特别是对株冶的征地,中盐株化的购并,株起的改制等项目他都深入一线、全程参与,出谋划策、协调服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他协助夏文星副书记对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开展了大型调研活动,共走访了企业70余家,组织近50家企业召开了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700余份,边调研边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困难找经委已成了企业的共识,这是企业对经委最高的评价。

四、按唯旗是夺的要求,狠抓队伍建设。

在2006年经委被评为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荣誉只代表过去,要保持荣誉,争取新的成绩还必须树雄心,立壮志。首先要保证在工作业绩上创新高,并以此为前提,文明建设要再夺红旗,并向争当全省全国的先进努力。他提出了“以项目为载体,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工作思路和再夺全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荣誉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奋斗目标,着力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他牵头的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就分解、检查、落实创建红旗单位的各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二是责任分解到位。为了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创建工作格局,牵头制定了创建红旗单位的实施意见和标准,把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责任领导和科室。创建标准分为经济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五大部分,按千分制考核。三是检查落实到位。为了把文明创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了按月按季进行自检,要求各科室对照《创建红旗单位实施意见》和《创建红旗单位标准》写出自检情况总结,及时完善和补充基础资料,查找问题和差距,并及时进行整改。

突出机关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将多年以来形成的一些制度重新进行规范和完善补充,共形成30余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印发全局和二级机构,以制度来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学习培训。一是建立了学习的长效机制。制订和完善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对学习内容、方法、时间都作了具体要求,使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学习制度。通过支部学习讨论、组织观看录相,集中上党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自学成才。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每年不定期从外面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以及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来单位上课。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和企业家到东北、沿海、中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和视野。四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企业,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了大量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五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万人扫大街、“迎奥运”广播体操比赛等各种主题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振奋了精神,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和谐、活泼、生活的新局面。突出平台建设。狠抓了电子政务建设,开发了网上办公平台,对经委网络进行了改版创新,在全市率先接入政府内网办公平台,对两个会议室进行了多媒体改造升级,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电子政务培训,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整个经委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和谐共事、团结向上的浓厚氛围。全体干部都在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机关呈现出和谐向上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