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李平

株洲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工作简介

1976.12-1984.02 茶陵县青年电站、湘东乡工作;1984.02-1989.03 中共茶陵县纪委干部、审理室主任、纪委委员;1989.03-1992.08 茶陵县湖口镇党委书记;1992.08-1993.11 中共茶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纪委委员;1993.11-1995.10 中共茶陵县马江乡党委书记;1995.10-1997.11 中共茶陵县委常委、纪委书记;1997.11-1998.04 中共茶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8.04-2001.08 株洲市委副秘书长(正处)、西藏扎囊县委书记、西藏扎囊县武装部第一政委;2001.08-至今 株洲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社会职务

中共株洲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株洲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秘书长。


荣誉与奖励

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全省民政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全省社区建设先进个人、立二等功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个人;全省民政调研论文一等奖。

个人事迹

“尽全力发展民政事业,倾真情服务困难群众。”这是侯李平同志2001年担任株洲市民政局局长时立下的一句诺言。为实践这一诺言,8年来,他始终忙碌于基层一线,始终思考并努力推动着株洲民政事业的发展,倾真情竭全力为困难群众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株洲民政工作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点,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

2002年以来,株洲市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被评为“全国城市设标工作先进市”。株洲市民政局被省政府授予“2004年、2005年全省为民办8件实事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政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等全国、全省和全市各种荣誉达80余项。侯李平个人被评为“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全省民政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个人”“全省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并荣立二等功一次。

推动民政事业跨越发展

任民政局长以来,侯李平同志以他锐意创新、务实开拓的领导素养和雷厉风行、处置果断的工作作风,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带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不断突破工作瓶颈,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使株洲的民政工作整体推进,亮点纷呈。

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2003年,侯李平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常委会议详细汇报了全市社区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株洲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大胆提出把全市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社区的建议,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2004、2005年定为社区建设年,从2004年开始,向全市138个社区派出工作队,全面开展社区党建帮扶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全市共建好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美观适用、式样统一、标志明显的社区服务用房120栋,总面积超过7万m2,社区平均超过600 m2,彻底改变了过去社区服务用房平均不足50 m2 的状况,社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5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株洲召开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株洲模式”。2006年,《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刊登题为“第一要务”的通讯,介绍了株洲市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2003年株洲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双拥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市委、市政府采纳了侯李平同志提出的建议,市财政每年增加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在继续给驻株部队战士每人每天送1个鸡蛋的同时再送1杯鲜牛奶,进一步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面对企业改制、困难倒闭企业增多、退伍士兵难安置的新课题,他大胆向市政府提出退伍安置改革的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行计划安置与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有效化解了退伍安置难的问题,成为各市州争相学习的榜样。

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这是侯李平同志上任以来一直重点思考并着手解决的一个课题。2005年、2006年他主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形成的研究报告荣获湖南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株洲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线标准由2001年的120元提高到220元,人均补差水平由34元提高到115元。农村敬老院达到了106所,实现了乡乡拥有一所敬老院的目标,现在我市的敬老院整体档次较高,管理制度完善,院办经济活跃,配套设施齐全,服务水平一流,已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亮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慈善工作在他的运筹帷幄、全力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以市委、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市慈善大会,现场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2319.3 万元,市政府决定每年定期拨付200万元慈善基金,用于社会救助,使我市慈善救助真正成为了政府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

为改变我市殡葬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环境较差的现状,侯李平同志大胆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推进殡葬改革。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一所投资5000多万元,气势宏伟、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的新殡仪馆终于竣工落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老百姓的称道。

时刻牵挂贫困百姓的冷暖

株洲市地处湘江中游,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有限的救灾款物只能帮助灾民暂时渡过难关。如何深化救灾救济工作,突破一般性救济层面,帮助灾民和特困户从根本上解决住房、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带着这个问题,2002年他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对农户贫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全市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627元的贫困户有52214户,农村每年倒塌的1500栋住房中有80%是生活本来就困难的贫困户赖以栖身的土砖房或年久失修的危房。这些贫困户房屋倒塌后,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他们往往就此成为需要政府年年救济的特困户,小孩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即使考起大学也无法入学深造。在调查中发现,其实这些贫困户遭遇灾害之前,生活确实存在困难,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还是能够正常维持。导致他们迅速陷入极度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他们居住的土房、危房经不住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从而形成越是贫困,房屋质量越差,越容易受灾,陷入更加贫困的怪圈。他敏锐地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改善了,就可以大幅度增强贫困户的抗灾能力,从而将自然灾害预先化解于无形。基于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生活和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他果断提出在全市实施“三个一”温暖工程的构想,即从2002年开始,市县乡三级联动,用三年时间,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扶助兴建1000栋安居房,救济1000户特困户,资助1000名特困学生。2003年1月,“三个一”温暖工程在全市农村正式全面启动。在他的带领下,民政干部直接救助的特困户就有200户。到现在,全市已建成8000栋安居房,救济6000户特困户,资助10000名特困学生。市社会福利工厂218个残疾人的冷暖时刻挂在他的心上,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组织资金和物品挨家挨户的送上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当他发现有24户残疾人一直居住在60年代建的旧房和危房中时,他总是心神不安,担心和牵挂着这些残疾人的安危,于是于2004年及时组织60万元资金,帮助24户残疾人新建了24套新房,让他们搬进了新居,解决了部分残疾人住无所居的实际困难,深受残疾人的赞赏。“三个一”温暖工程实施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群众欢迎,随后在全省推广。“三个一”温暖工程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侯李平同志也被老百姓尊称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民政对象信得过他

侯李平同志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实效,必须与民政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他上任民政局长那天起,他就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班子建设结合起来,与规范工作程序结合起来,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与解决重点问题结合起来,与开展有效活动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项民政工作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民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每当有人送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的时候,面对他们,他首先想到的是站在面前的一个个困难、饥寒的社会弱势群体和要求救助的贫困对象,总是婉言谢绝,甚至是严厉斥责。2002年,他父亲去世,礼金全部通过政工科退还。2007年5月份,他因过度操劳,造成胃壁大量出血住进医院,看望他的基层单位干部职工络绎不绝,对送来的礼金他一律坚决拒收、当场退还,对实在退还不了的礼金,他专门委派办公室工作人员登门一一退还。多年来,他以事业为重,以民政为家,可以说,他把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困难群众的体恤之情渗透到了每一项民政业务及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倾注到了每一个民政工作对象身上。在逢年过节时,他接得最多的电话往往是那些弱势群体送来的真诚祝福,婉言谢绝得最多的礼物是贫困百姓给他送来的自家大米、鸡蛋等土特产。侯李平同志已经成了他们的朋友,甚至被他们当成了家人,当成了自己的靠山。

侯李平同志常说:“民政局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最直接的部门之一,尤其要自觉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帮人民群众所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攸县菜花坪中学女生刘飞,父亲是残疾人,母亲长年多病,年迈的祖父母已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十分艰难,刘飞随时都面临失学的危险。2001年,侯李平同志得知后,主动与刘飞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负责刘飞每年的学费,供她上了大学。过年时给她送去新衣,送去学习用具,节假日他总要亲自登门看望,一旦得知她家中有谁生病,他还要带上礼品前往慰问。对重要的群众来信来访,他都亲自接待,亲自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有效地化解了集体上访和群体事件。特别是对上访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和待安置的退役士兵,侯李平同志把他们当朋友,和他们交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2003年6月9日子夜,侯李平同志得知株洲有一位企业退休的复员军人住在长沙某招待所准备与其他地市的代表参加串联上访的消息后,顾不上工作一天的疲惫,连夜亲自奔赴长沙,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位复员军人,耐心地听意见,细致地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硬是在当晚凌晨3点首先把这位复员军人接回了株洲,使集体上访事件得以化解。事后他又多次组织召开在职老复员军人座谈会。一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帮助解决这些老复员军人提出的问题,一方面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老复员军人给予适当救助。这些老复员军人无不感动地称赞:“侯局长为百姓着想,帮百姓办事,我们信得过他!”

“淡泊名利,爱抚百姓,奉献自己,无怨无悔”,这是侯李平同志对自己一贯的要求。他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信赖。现在他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和株洲民政人一道辛勤耕耘着,努力开创着株洲民政事业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