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对接我市大厂石化产业链,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003年7月,云溪工业园成立,并被迅速纳入到省级开发区行列。园区发展七年来,始终坚持走“特色立园、项目兴园、科技强园”之路,突出发展资源共享、循环配套、节能降耗、科学处理的新型工业,取得较好成效。2005年8月,省科技厅确定云溪工业园为湖南省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2008年5月省政府将云溪工业园纳入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行列, 2009年,进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千亿园区”之列,并荣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称号。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低碳经济,云溪工业园逐步成长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前沿。
一、科学规划,编制园区长远发展
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总体思路,推进工业园区项目集群式组合、产业链式化延伸、资源循环式利用。
(一)完善的功能分区。早在建园之初,我们就邀请专家编制园区整体规划,随着园区的发展,我们不断对规划进行修编。2009年,我们又聘请深圳宝安规划设计院对园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长远的产业规划布局。整个园区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城区片、通港路片、沿江片和长炼片、岳化片;每片又根据各产业链延伸和循环型企业建设的要求,划分出各个功能小区,布局不同产业集群。城区片以发展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临港产业片以发展重化工、大建材、仓储物流及加工产业为主,通港路片主要为大厂发展预留空间,长炼片和岳化片按照资源共享、要素配置、产业集群的思路对接大厂产业。
(二)科学的产业规划。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下一步的发展任务是将园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的产业水平,指导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从而理清未来发展的思路,确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提出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和重点规划项目,精选了与大厂对接的六条精细化工产业链。产业链一是工业催化新材料链。主要发展催化剂、助剂、添加剂等产业。产业链二是高分子材料加工链。主要是围绕锂系化合物、聚丙烯、环氧树脂,发展改性沥青、涂料、医用制品、粘接剂等产业。产业链三是生物医药化工链。主要发展生物酶制剂、医药中间体、皮质激素中间体等产业。产业链四是环保溶剂链。主要发展酯类、烃类、酮类及醚类等产业。产业链五是中间体产业链。主要发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中间体、香料香精中间体、除草剂、有机颜料中间体等产业。产业链六是炼厂气体加工链。主要利用大厂炼油过程中的碳4资源,发展醋酸仲丁酯、甲乙酮、顺酐、聚异丁烯等产业。产业链条的确立,加快了园区精细化工产业的集群发展。目前,入园的100多家企业中,有92家聚集在6条精细化工产业链上,实现了纵向成链、横向成群,集群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园区生产总值将超过50亿元,云溪工业园将逐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一流的化工专业园区。
二、完善基础,优化项目入园环境
潜心建设,优化精细化工专业发展平台,云溪工业园已经连续四年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年”,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管委会每年投入近亿资金完善基础配套工程,通过整合公用事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使企业能专心进行生产、研发。
(一)便捷的硬件配套。目前,园区已经配套建设了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天然气、蒸汽管网对接入园,消防站、派出所先后进驻,并逐步形成了一纵两横的园区交通体系。同时,化工企业的生产特殊性要求电力供应连续性,过来,突发停电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事故屡有发生,为了有效杜绝这一状况,园区下大力气,引进了双回路电力供应系统,确保园区企业24小时电力供应。云溪工业园立足专业化园区,逐步建设了“污水处理、双回路电源、消防、蒸汽、工业气体、中小试、孵化中心、标准厂房”等公用工程体系的“九统一”,实现了园区“排污一个口、供热一根管”。
(二)完善的服务功能。2009年,园区采取BET形式,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综合信息服务大楼,集商务服务、员工住宿、公共信息平台等多功能为一体,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一楼东大厅集声、光、电控制于一体的现代化展示大厅内近80平方米的大型沙盘将云溪工业园城区片、港区片、长炼片、岳化片及通港路片建设发展情况尽收眼底,园区发展规划、产业链条辐射和企业产品展示一目了然。当前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企业产业升级,我们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试装置,对企业技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节省开发成本。为了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今年园区正式组建了兴园公司,配备专业物流、保洁及保安人员,负责企业的物流运输及园区卫生、保安及公用设施的维修与维护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三、专业招商,拓展拉长产业链条
云溪工业园坚持以“特色立园”,依托产业链进行招商,以龙头项目聚项目,立足拉长其产业链,积极引进精细化工企业,大力发展上、中、下游产业,着力培育循环型企业,形成园区企业内部循环和企业之间的产业循环。
(一)以专业化招商为重要举措,以质引商。金巢筑就,园区不断提升招商项目质量。一方面严格实行项目准入评审制。我们从大厂聘请了6名享誉国内石化行业的资深专家成立了“专家咨询组”,不仅负责指导园区规划和产业招商,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还负责对入园项目的投资规模、生产工艺、污染指数、投入产出比及产业前景进行科学评估,作出准否入园的评审结论。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按照“一大二高三低”的标准选项目、引项目。“一大”即瞄准大企业,“二高”即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企业,“三低”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企业。我们严把项目入园关,引进高质量项目的同时,每年我们都要拒绝20多家投资规模小、污染较重的项目入园。一方面建立项目出园机制。为了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解决已入园项目中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问题,园区实行请出去或部分收回的办法,对久占不用的项目无偿收回土地,对实际使用面积大大小于征购土地的项目进行部分收回,园区土地利用率一直位居岳阳市其他工业园区的前列。
(二)以产业链延伸为主要手段,以诚招商。按照大厂产品的销售路线图,6年来,云溪工业园坚持“南海问英雄”,“北海访佳人”。每引进一个项目,都要重点考虑该企业上下游产品是否连接成链,关联产品能否复合成网,资源能否实现综合利用,企业内部是否能形成产业链循环。目前,6条产业链中,以催化剂新基地、聚成化工、长科化工为代表的催化剂产业,以尤特尔生化、亚王康丽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普拉玛化工为代表的中间体产业,以德智隆化工、长源石化为代表的溶剂产业实现了与大厂产业的对接和循环配套。2009年,面对金融“海啸”,6条产业链同呼吸,共命运,“抱团取暖”,没有一家停产歇业。在引大引强中,产业链招商始终突出“以大带小”。2009年,投资12亿元的中石化催化剂新基地一落户,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乙庚、山鹰、鹏诚三家催化剂企业告别沿海“寒冬”,投靠在云溪工业园。目前,园区已落户规模企业44家,投资过亿元的企业达17家。
四、强化服务,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园区组建成立了兴园公司,专门负责园区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及公用设施设施的维修与维护工作,管委会的优质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着力搭建融资平台。为了解决园区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园区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诚信担保公司,积极探索多种金融合作模式,促进各类产权及资本的进入、退出、转让、流动,创造园区规划有序的金融环境,形成园区投资优势,缓解了入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2009年共为入园的19家在企业融资476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对园区企业的走访过程中,管委会了解到岳阳长源石化有限公司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原计划的二期工程迟迟未上。园区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后得知,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对该行业影响跃然很大,但该公司生产的高档环保溶剂油产业前景非常看好。于是管委会鼓励其抓住机遇,实现低成本扩张,并通过园区信贷中心贷款1000万元,迅速上马10万吨重油轻质化项目二期工程,目前已建成并实现了产值翻番。
(二)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争做到“小而精”、“小而特”,以具有专有技术的产品开发市场。把企业的竞争优势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质量、服务上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树立品牌意识,主动与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依托大企业和骨干企业拓展市场,走出低层次竞争的怪圈。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抛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积极吸纳和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优秀引进人才的相关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等待遇,保障这些人才立足园区建功立业。
(三)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园区企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个案解决”的办法,制定具体措施帮助企业过关迈坎。该区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扶持中小企业上市,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捆绑区内6家投融资机构,融资5.8亿元扶持一批高增长、周转快、效益好的企业,有效化解了企业融资难。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对接能力持续走强,一批优势骨干项目迅速发展壮大。依托投资11.8亿元的催化剂新基地,“催化剂专业园”初现雏形;通过整合科苑、英泰、科立孚等酮醛树脂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酮醛树脂生产基地;支持尤特尔做大做强,打造了亚洲最大的酶制剂生产基地。目前,云溪工业园城区已开发的2000多亩土地上,承载的项目投资近70亿元,亩平投资密度达350万元,亩平产出效益达270万元。园区经济占到全区工业经济的80%,对财政增长的贡献超过60%,云溪工业园已成为云溪率先腾飞的翅膀。目前,云溪工业园已成功晋升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被列入全省10个重点培育的“千亿园区”之一。
五、注重环保,争当节能降耗典范
近年来,云溪工业园致力于建设生态型园区,争当节能降耗的典范,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由2007年的7.4%上升到2009年的24.53%,低碳经济成为园区发展的主名词。2009年,园区引进天然气后,逐步取缔了燃煤锅炉,园内“三废”排放量明显减小,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减少2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减少31吨,工业废气排放量约减少7万标立方米。为了有效利用华能电力的蒸汽热能,园区与江苏苏夏公司合作,利用专业技术将华能蒸汽引进园区,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和部分城镇人口的供热需求,大大降低企业成产成本。
作为专业化工园区,园区危险化学品储运及特种压力设备安全隐患较多,园区建立起了危化品、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安全隐患台帐,园区安环站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零零”行动,有效杜绝了企业夜间偷排现象。在园区安环工作例行检查中,磊鑫公司因新上装置不符安全生产要求被强制拆除,东润公司在多次整改无效的情况下已责令关停。近年来,园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消防演习和应急知识的宣传,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创新模式将课堂搬进车间,将安全生产及应急知识宣传到企业每个一线工人,组织特种技术岗位工人进行技术比武和技能培训,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年园区企业重大事故发生率为零。
作为全省唯一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全省着力打造的十个千亿园区之一,云溪工业园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园区经济已占到全区经济的80%,对财政增长的贡献超过60%,在成功晋升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被列入全省10个重点培育的“千亿园区”之一后,云溪工业园将朝着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