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工业园区于2002年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副处级单位,下辖伍市工业区、寺前工业区、天岳工业区。园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湖南最具投资潜力园区”。园区现有入园企业66家,正式投产企业37家,正在建设的企业25家,2009年引进项目20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30多亿元。
建设平江工业园是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行“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打造实力平江,建设魅力家园”战略的重大举措。建园以来,园区坚持“产业立园、创新兴园、科技强园、依法治国”的办园方针,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八年来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梦想到规划到现实、从荒坡到厂房到城镇,迅速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伍市工业区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伍市工业区2001年开园建设,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共投入2.1亿元硬化了园区“三纵三横”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共计13.5公里;已建成日供水1万吨自来水厂和11万伏变电站,供水、供电管线全面贯通;污水厂及排污管道21公里已全面建成运行;适时进行了园区亮化和美化建设,绿化面积达3.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了首期开发范围内的水、电、路、网络通讯、广播电视、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六通一平”的硬件环境。
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对接长株潭机械制造业,建设伍市工业区二期,园区已计划投资1.2亿元,在京珠高速公路出口征地1000亩,建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现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土方平整和道路规划建设工作。
主导产业逐步明晰,产业集聚程度不断增强。
园区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矿产建材、机电轻工三大主导产业。园区现有入园企业66家,正式投产企业37家。湖南玉峰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已在园区聚集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今麦郎食品2003年在园区落户。由中国黄金科技集团总公司投资兴建的湖南中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新疆大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平江鸿源矿业落户园区,黄金冶炼于2009年元月正式投产。中南大学创办的宏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信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先后落户园区。中国中部地区最具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鞋类批发市场中国·中部鞋城、彩星鞋业、香港巨得鞋业、钰林时尚等在园区形成了产业链。
园企效益逐步提高,综合竞争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08年园区招商合同引资共8.2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值32亿元,完成税收3260万元,安排就业劳动人数4500余人,发放劳动力工资总计达1.2亿元。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税收达5870万元,安排劳动力10000余人,发放劳动力工资1.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周边农民平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950元,提高到2009年的7600元。园企效益逐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寺前工业区
寺前工业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小区交通便捷,距在建通平高速(平江出口处)2公里,京珠38公里,平伍公路(S308线)贯穿全境,将小区分为南北二园,小区距中心城区1公里,内有十万伏变电站,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生活条件。
寺前工业区有入园企业15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10家,食品机械制造企业1家,食品包装企业2家,其他企业2家,年工业总产值近8亿元,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小区确定了“立足特色,对接市场,集约发展,创优品牌,全力打造平江食品产业园”的发展思路,着重发展食品产业,现有旺辉食品、小鹏食品、翔宇食品、天岳彩印、弘宇机械等企业在小区聚集发展,形成了由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机械制造企业、食品配套企业组成的链条产业。3年后,寺前工业区食品规模企业预计可达30多家,年工业产值可达到20亿元,可实现利税5000万元,解决近万人就业,将成为县城居民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有效的解决民生问题。
天岳工业区
随着通平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106国道、S308、S207等交通要道的改造升级,城关区位优势凸显,“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在通平高速平江出口处新建天岳工业区,是县委、县政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规划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今年计划制订好园区详细规划,启动征拆工作和路网建设,有意向引进2-3家高科技企业。天岳工业区将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等关键内容,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好、无污染的企业,建成为高新产业区。
发展中的平江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导产业日益明晰,园区对财税贡献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就业量逐年增加,承载着百万老区人民工业强县的梦想,正成为平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示范窗口和龙头,振兴平江经济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