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介绍       评选条件       推荐办法       新闻聚焦
1052 徐宗祥


个人简介

    徐宗祥,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澧县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现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株洲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高级副会长,株洲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湖南省第六届“十大杰出经济人物”。

????????????     ????????????

    徐宗祥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带领公司实现了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从普载常速到重载高速、从技术引进到产品出口、从单一产业到多元产业的历史跨越,销售收入突破百亿,成功带动20多家规模以上本地企业同步发展并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填补了株洲市城轨车辆和动车组两大产业空白,为中国南车进入全球轨道交通“三强”、株洲市GDP过千亿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感悟

    “志存高远、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做时代领跑者” 是激发8000名员工奋勇争先的魅力所在;
    “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和谐共生,做人生长跑者” 是团结全体员工共同打拼的成功要诀。
    责任与感恩、激情与创新,徐宗祥带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破浪前行,突破百亿,成就百年。

徐宗祥同志参评株洲市“转方式、促两型”十大功勋人物材料

    徐宗祥同志,现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株洲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高级副会长,株洲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株机公司近几年取得了骄人业绩,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多位国家领导人频繁莅临公司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公司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企业”等荣誉。徐宗祥同志本人也因突出贡献荣膺第六届“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称号,在株洲市“转方式、促两型”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业绩体现在:
    一、合作共赢,推动株洲快速发展
    (一)自身经营业绩飞速增长。他带领企业快速发展,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从2005年的23.6亿元和56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25亿元和8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0.7%和98.4%,始终占据国内行业榜首。2010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27.1亿、利税近8亿元,助推中国南车进入全球轨道交通行业“三强”,为株洲市“5115”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拉动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他致力于培育本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推动了株洲时代、联诚集团、九方装备等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通过技术支持、标准贯输、产品配套等措施扶持本地相关产业发展,本地配套化率达到70%以上,其中HXD1C型大功率机车的本地化采购率超过了90%,带动了机电、电子元器件、化工等20多个配套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株洲市GDP实现过千亿。
    (三)促生本地区招商引资。在加快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他还利用与外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交流的机会,极力推荐株洲优异的投资环境、良好的产业平台以及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西门子、欧特美等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企业已入驻田心高科园。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凸显,将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入驻株洲。
    二、完善产业平台,优化株洲产业结构
    (一)升级传统电力机车产业。他瞄准轨道交通发展的未来方向,先后引进消化和谐1型9600kW八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技术,集成创新和谐1B型9600kW六轴大功率电力机车,自主创新和谐1C型7200kW六轴大功率电力机车,搭建了“产品、研发、制造”三大技术平台,实现了公司电力机车技术的“三级跳”,和谐1C型7200kW六轴大功率电力机车自主化率达到92%以上。到目前为止,公司累计向8个铁路局交付和谐型电力机车1000多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力机车之都”。
    (二)完成城轨产业第二次创业。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城轨车辆制造平台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无缝对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车辆是公司自主投标、自主设计、自主管控、自主生产和自主采购的A型地铁车辆项目,标志着公司占领国内高档铝合金地铁车辆技术制高点;上海地铁11号线车辆项目是国内首个时速100km/h A型地铁车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上海地铁1号线扩编改造车辆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国产化交流传动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的A型地铁车辆项目,开创了国内城轨车辆项目完全国产化的先河。目前,公司形成了覆盖低(80km/h)、中(100km/h)、高(120km/h)多速度等级铝合金城轨车辆自主研发能力,累计获得广州、上海、武汉、宁波、印度新德里等国内外市场1600余辆城轨车辆订单,成为中国高端城轨装备领域的杰出代表。
    (三)全面开启公司第三次创业。在电力机车和城轨车辆两大主业蓬勃发展之际,他在2010年初提出了“3+X”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全力进军城际动车组领域,构建机车、城轨车辆和动车组三元产业基础,并前伸后延,重点培育轨道工程车、电气产品、中低速磁悬浮车、100%低地板车、储能式轨道牵引车、双源制机车等新兴产业。目前,公司已经成功获得马来西亚40亿元动车组车辆订单,全面开启了公司第三次创业的征程;成立了电气设备分公司、制动分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实现技术转化为产业并形成新的增长极;轨道工程车在深圳、昆明等地获得订单,并成功出口到新加坡;中低速磁悬浮、100%低地板车、储能式轨道牵引车、双源制机车等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并依托既有项目与中铁二院、同济大学等单位建立战略联盟,专注于为业主提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开启了转模式、多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实践。
    三、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株洲美誉度
    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国内外市场开拓获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公司在手订单300多亿元。随着“南车株机制造”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株洲这个城市名片也延伸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株洲作为高品质装备制造基地的形象同步得到提升。
    (一)巩固国内行业地位。他带领团队先后获得近310亿元的和谐型机车订单,国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路外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保证了国内行业龙头地位。在城轨方面,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先后获得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12个项目2000余辆订单,合同金额超过200亿元,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地铁研制企业。
    (二)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他带领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从中东到欧洲,从单一到多元,先后获邀参加六大洲、二十多个国家的各类项目投标并取得突破,累计获得新加坡、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100多亿元的项目订单,公司产品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和欧洲市场。随着公司国际声望的与日俱增,株洲也正在发展成为“推动世界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中国力量”。
    四、创新引领发展,提高株洲吸引力
    (一)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构建创业福地。他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平台,全面导入拉动式项目管理,深入推广精益生产,在短短5年时间里优质高效地履行30多个重大整车项目合同。公司不仅成为湖南省首家全部通过新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DIN6700体系认证的企业,而且是我国铁路行业首家通过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标准)认证的整车研制企业,引领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搭建技术高地。他高度注重提升技术水平,搭建了和谐型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全面掌握了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驱动装置等九大关键技术和受电弓、真空断路器、高压互感器等十项主要配套技术,取得40多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型谱化、批量化生产,完成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全面接轨,推动中国铁路进步至少三十年,跨入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装备行列。
    (三)大力培育创新专门人才,形成人才洼地。他结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一方面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近五年累计招聘本科及以上毕业生1750多人,其中硕士近500人,博士有6名。另一方面注重员工整体素质提升,工程技术人员达到了2000多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级高工25 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多名,基本形成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株洲的人才洼地。
    五、勇担社会责任,造福于一方
    (一)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他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高度关注公司员工的体面度和幸福感,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深化工资绩效改革、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实现车辆补贴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员工的人均年收入从2006年3.34万增加到2010年的6万,将近翻一番。同时,他倡导企业内部要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诉求,经过持续不断地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持续改善,员工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二)担当企业社会责任。他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为待业人员提供了1000个岗位,争取了1800多万元完善了田心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了社区的交通、卫生、治安、教育等软硬件条件,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同时,还积极推进云龙新城核心人才高档住宅区、泉塘湾住宅区的开发和大学生单身公寓的建设,带动云龙新城和田心高科园的繁荣发展。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他持续推进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积极推动公司由制造到创造转变、由卖产品向树品牌转变、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型企业向高端创新型企业转变、由本土化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转变,实现技术、产品与国际全面接轨,强有力地推动了株洲市“转方式、促两型”的进程和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发展。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