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农民工黄文灿:初中学历的他拥有40多项发明专利(图)
    
    (在三锦公司研发产品申请的50多项专利中,有40多项都是由黄文灿直接参与,有人说,他革了传统锅炉的命。)
    红网记者 汤红辉 实习生 钟灿红 报道

    从月薪300元、没有任何奖金,到月薪5000、年底各种奖金分红,黄文灿用14年时间,实现了自我。

    从什么都不懂,到直接参与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40多项,湖南三锦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黄文灿由一名学徒工变成生产厂长,每年产值达2000——3000万,实现了新技术的突破。

    这是黄文灿的故事,黄文灿是个农民工,初中毕业后便一直在外打工。学过汽车修理,在制砖厂搬过砖头,做过电工,后来去广东一家制衣厂做杂工,帮着剪线头、钉扣子。对制衣行业没有兴趣的黄文灿一直对机械很感兴趣,早在制衣厂时对于缝纫器械的使用维护一学就会。也许是缘分,从广东回到家乡长沙青山铺镇后,正好三锦公司招工,黄文灿便毫不犹豫的选择当起了学徒。

    从1997年开始,黄文灿拿着300块钱每月的工资做起了学徒,学技工,做一线生产、安装。感受了机械的魅力与公司的氛围,黄文灿想要扎根于三锦公司,便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干了起来。

    黄文灿专业技术进步得很快,在一名老师傅地带领下,入公司仅一个星期的他就出去安装设备了。当时,他对于公司的产品并不了解,全部是自己摸索着安装。然而令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最后完工由他安装的那一部分居然没有错一点,安装顺利完成。从此,他对于这行充满信心,自己一定能干好。此后,他完全靠自己摸索,将公司的产品全部熟悉了一遍。很快,他就成了一名班组长。

    2000年以后,三锦扩大规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三锦决定对产品进行转型,开发新的产品,而当时对于未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并没有规划,只有大致的方向:节能和人性化。

    就这样,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黄文灿带队成立的产品研发小组。一步一步探索研究,黄文灿亲力亲为,大至整体思路,小至每个零部件,黄文灿都要研究上许久。

    “当时心里真的没有底”,回想当时,黄文灿也觉得当时自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冲劲就义无反顾,“只得一次次反复试验”。黄文灿也不记得当时试验了多少次,往往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黄文灿就会买上好几种原理相同的不同产品反复琢磨,“将其拆开然后一步步摸清原理,搞透后再嫁接到我们的新产品上”,黄文灿说。

    他们的新产品——多功能一体化厨具中,有一个自动换煤装置,在这块,黄文灿和他的团队遭遇瓶颈,陷入僵局,换煤时要不是把没有燃烧的也换了,要不然就是燃烧和没燃烧的全部一起塌下来,“总达不到恰好的理想状态”。换煤的不彻底,是对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攻克这个问题,黄文灿往往夜不能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差点丧失信心之前,黄文灿终于有了灵感,解决了问题。

    2003年,历经磨练的新产品开始投入市场使用,该项产品不要锅炉房,没有锅炉工,没有压力也没有烟尘,却可以象锅炉一样解决各单位的用水、炒菜和吃饭的问题。“比普通锅炉节能环保而且更安全”。而此后,该产品不断改良升级,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产品。

    在公司研发产品申请的50多项专利中,有40多项都是由黄文灿直接参与,有人说,他革了传统锅炉的命。

    作为新一代农民工,黄文灿觉得“很不容易”,于他而言,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70后的他,处在“60后”与“80后”之间,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只求解决温饱问题,黄文灿想要扎根城市,并收获梦想;也不同于年轻的80后农民工,黄文灿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远没有他们丰富,只有初中文化的黄文灿,看专业书籍往往要比别人花费的时间更长,“热爱学习,且善于钻研”。

    说起自己的成功,黄文灿觉得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身边的人都静不下心来好好学习,而自己一开始就定下目标,看准行业,然后一步一步,从不放弃。在黄文灿的带领下,仅他们研发小组一个分厂产值就达到“每年两三千万”,黄文灿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