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票规则        活动介绍        活动资料
1015 左五弟

“水窝子”是怎样变成小康村的
——武陵区沙湖村党支部书记左五弟带领群众奔小康侧记

    沙湖村地处丹洲水系的最下游,属高水高排地区,全村80%的面积常遭渍水,每年雨季淹十天半月是常事,是出了名的“水窝子”。村级经济更是一穷二白,累计负债132万元。然而现在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沙湖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苗木大村和柑橘大村,沙湖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了8000元,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2010年左五弟还被光荣地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左五弟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因家庭困难,他拉过板车,开过手拖,跑过运输,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的落后状况,他立志一定要改变现状。一次,他与村里橘农聊天时得知,沙湖村土壤油砂重,但是却很适合种柑橘。于是,他决定通过柑橘生产作为扭转村里落后局面的突破口。从此,他去重庆、成都和市林科所等地拜师学艺,潜心学习果木栽培、嫁接技术。经多年实践摸索,他自创了一套“左氏柑橘培管模式”。为了改良品种,他废寝忘食做嫁接实验,白天晚上伴随着棵棵果苗,手上留下一道道刀痕,经过多次嫁接,终于把日本、美国优质水果苗成功引进来。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并采取“左氏柑橘培管模式”,平均株产优质果200多斤,比老品种的产量高出4成,加上苗木收入,年获利达50多万元。左五弟成了全市的“苗木大王”,同时,也成了橘农公认的苗木“土专家”。
    左五弟富了,可乡亲们还是种着以前的老品种,卖不出好价钱。为此,他十分不安,决意要和大家共同致富。于是,他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教给村民,在村里开展的党员联户扶贫帮困活动中,左五弟一个人就联系了10多个贫困户。他鼓励村民从事柑橘繁育,还把自己培育的官溪蜜橘、脐橙、无核碰柑、杂柑等20多个优良品种的苗子,免费提供给他们。不出两年,这些人家个个脱贫致富。
    在村民的一致推举下,1998年左五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首先,带领群众整治水患。清除淤泥,疏通沟渠,加宽涵闸,维修机埠,大大缓解了因杂草丛生、淤泥堵塞导致沟渠不通,内渍灾害的难题。要想使村民富起来,就必须把柑橘和苗木生产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要下好这盘棋,第一步是要让大家的栽培技术过关。于是,他在村里建立了一个14亩的育苗基地,免费供村民在这里学习和实践,还与中国柑橘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系,请专家到村里授课。先后不定期地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达30多次,培训果农达5000人次以上。在他的带动和扶助下,全村534户农户几乎户户种柑橘,种植面积近1700亩,育苗面积达200多亩。他将全村的柑橘分区规划成早熟太田碰柑、杂柑、特早熟蜜柚三大品种,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上市,形成规模效益,方便客商上门收货。在左五弟的带动下,村里的柑橘面积从600亩扩大到1700亩,育苗户从几户发展到500多户。2007年,村里的柑橘和苗木收入达700万元,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沙湖村的苗木不仅热销本省,还远销鄂川赣贵浙等地,沙湖村的柑橘由于品质好、信誉高而倍受欢迎,畅销北方各大市场。左五弟本人也先后获得省劳动模范、“科技示范户”、“袁隆平致富能手奖”、“三湘绿化贡献奖”等荣誉,被村民亲切地称之为“剪刀支书”。
    为了将柑橘产业作大作强,2005年,他联合村里50多个苗木经营户组建了一家苗木公司,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06年组织成立了柑橘苗木协会,有248户苗木大户加入协会,不断扩大苗木生产规模,使苗木生产逐渐走向产业化。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区如火如荼的展开,2007年,沙湖村被区里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左五弟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270多平方米的村部,硬化沟渠8000米,修建通组道路4800米,扩宽道路6000多米,硬化道路1800米,新建排水机埠2座,率先在全区完成了电网改造,全面启动了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沙湖村无村部、路不畅、渠不通、电不稳、水不洁等发展瓶颈,使内渍灾害和车辆运输难这两大突出问题得以有效缓解,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环境。
    左五弟诚恳地说:“沙湖村有了如今的巨大变化,主要是我村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了党的农村富民政策,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因地制宜,使沙湖走上了一条小康致富路”。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