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票规则        活动介绍        活动资料
1039 吴新民

全心全意干事业 春华秋实写人生
——记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新民


    走进中联重科长沙泉塘工业园,在宽敞洁净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这里流传一个小故事,那就是如果谁到这里找一个叫“吴新民”的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问“吴劳模”在哪,那么你马上就会知道答案,马上就会有人热情地带着你,去见一位身着蓝色工装,身体瘦小的老工人。
    他,就是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长沙汽车吊制造技术研究所主任工艺工程师吴新民,中联重科一位普通的工程师,一名普通的老党员,在中联重科却已经成为一个传说,已经是所有员工心中的“劳模”。
    数十年来,吴新民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如今,虽然已经是主任工程师,人们大多时间还是只能在车间现场才能找到他,也总是看到他在指导年轻工程师技术,或者告诉工人们应该如何正确操作。越是埋头苦干的人,越是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组织的肯定。在参加工作的四十来年里,吴新民曾八次获得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质量先进个人”,获团中央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曾两次被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3年被评为省“工交系统优秀党员”,1996年并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中联,“吴劳模”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
    走近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朴素的穿着让人感到亲切,朴实的言语令人感动。他已经将“党员”与“劳模”融入在自己的行动中,润物无声,率先垂范,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淬炼党性,砥砺品格,恪尽职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不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均做出了不凡的业绩,默默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责任,是他一生的担当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吴劳模”的风格,那就是“行胜于言”。每天工作期间,很少能看到他坐在办公室内,年近花甲的他大多时间都奔赴在生产现场处理问题,哪怕是周末休息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生产无小事,作为技术人员,要多做实事,多想办法解决生产瓶颈问题。”
    就在去年7月份,中吨位吊臂制作流水线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后,为确保项目进度,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吴新民主动担当,早出晚归,不辞辛苦,从方案的设计、评审、招标直到项目实施,持续三个多月他都全程参与,尤其是在项目实施阶段,他几乎每天盯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甚至放弃了周末休息,厂家也跟着连轴转,最终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
    吴新民还经常一个人辗转奔波到外地进行设备验收。“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乎事情做好后能获得多少荣誉。”他如是说。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像吴新民这样资深的专家,本身已是一面旗帜,似乎完全可以不必这么辛劳,但他偏偏不这么以为。在与他打过交道的领导、同事们眼中,“责任”一词俨然已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一个人若没有责任感,活着就没有意义”,“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把事情做好”……在他的身上,行动是最好的诠释。
    创新,是他一辈子的信念
    一个人一生中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并非易事。而吴劳模一辈子不断创造出新工艺,研究出新技术,研发出新设备,以超乎寻常的执著和创造力让一个奇迹在中联重科诞生、从青年时代的机修钳工,到现在有名的设备专家,“吴劳模”与设备打交道41年了,从设备维修的历练到设备选型的中坚,从传统技术的消化到创新思维的突破,习惯了车间的轰鸣声和设备的油污,习惯了埋首翻阅厚厚的资料、徒手绘出设计的草图,一个个“思想胚芽”在车间“落地生根”,对待它们就像抚育自己的孩子。
他曾经在短短几个月内,解决了热处理长期存在的循环油泄漏问题、滚齿轮漏油问题、修复了十多台即将报废的机床;特别是在短短的几天内全面检测、修复了液压件40多台设备,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吴新民为“设备保护神”。
    虽然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但他从没停止学习。他深知自己学历不高,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他常说,现在技术更新太快了,不学习就会落后,活到老学到老嘛。也因此,无论是办公室的同事,还是其他部门的办事人员,都知道吴劳模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经常会看到他翻阅专业书籍或上网浏览专业信息。
    吴新民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还十分关心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技术研究所里每次来了新人,他总是倾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身体力行,毫无保留,给接受过他指导的年轻技术员留下了“很容易亲近”的印象。一有疑难技术问题,他们都会主动向他请教,而他不管有多忙,也会放下手头工作耐心地帮助分析、指导。面对采访,吴新民和蔼的笑着说:“年轻人的培养很重要,公司未来的发展主要依靠年轻人,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该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与年轻人分享,希望对他们能有帮助。”如今,他带过的徒弟们一个个都成了顶梁柱,成了技术带头人。
    在2009年工程起重机公司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吴劳模”和他的团队潜心研制的椭圆型吊臂筒体矫正机获得了制造技术创新三等奖;2010年初,他主导完成的采用当今先进技术的十三棍矫平机自动卸料装置一举通过验收,经调试后顺利投入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年底该项目获得了公司制造技术创新三等奖。但每次颁奖时他都拒绝上台领奖,而把“露脸”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他总是说,“我老了,机会是年轻人的。”
节俭,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吴新民热爱自己的企业,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柴米油盐”的帐他精于算计,“变废为宝”的法子他从不丢失,利于工作的事他不求回报......归根结底,在他的心里,做好一个项目,不能只求能够使用,更要在设计时考虑是否浪费,对于一些“旧件”、“废料”,尽量优先利用。
    2009年4月正值汽车吊市场火爆之际,而大吨位吊臂筒体焊后变形的校正是制约公司大吨位产品上量的重要瓶颈之一,公司要求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从设计、制造到应用,没有半年以上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接到任务后,吴劳模积极组织力量,创新思路,量身订做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校正机研制方案,并最大限度的考虑利用了公司资源,只有少量为外购和外协加工件,整个研制过程从3月底开始,4月15日一次试机成功,一次装夹可完成全部校正工作,破除了瓶颈,提高效率近3倍,且筒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当年为公司创造价值108.5万元,以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63万元。
    校平机自动卸料装置为2010年吴劳模的又一“杰作”,属行业内首创。在此之前,校平机的工作需要占用两台行车,使其他工位出现等工现象,一旦行车被占用,校平机就要停止工作,设备利用率低。自主设计的校平机自动卸料装置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行车利用率,减少每天等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减少工人一名,作业强度大幅降低,作业方式简单化,同时消除了永磁铁吊运钢板码放、钢板晃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讲,他亲自设计制作的许多工装基本都是车间里的边角余料做成的。他常说:“节约的、省下来的都是效益,别看一个小工装,有时候也能产生几十万几百万的大效益。”
    感恩,是他做人的心态
    在公司里,吴劳模精打细算,在家里,他更是舍不得浪费一分钱。他从口袋里摸出的是两块钱一包的烟,在食堂里,他也只是吃工作餐。有时候加班,同事说,吴劳模很多时候就简单对付一下,两个馒头有时就算吃了晚餐。出差的时候,本来可以住好点的酒店,他却从不讲究,“只要干净,能洗澡睡觉就行了”,这就是他的标准。
    然而,每年3月,中联重科举行“爱心满中联”内部救助捐款的时候,他却总是慷慨解囊,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他才会忽然变得大方起来。也正是许许多多像吴新民这样的员工无私奉献,聚沙成塔,由员工自发捐款成立的中联重科内部救助基金才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总金额达到4000万元,帮助了许多员工度过了难关,走出了困境。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吴劳模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妻子是一名清洁工,收入微薄,女儿没有工作,自己身体状况也不好,一家子就靠他撑着。即使这样,每次生病的时候,吴劳模从不惊动其他人,总是一个人悄悄地去医院看病,输了液又装作没事一样上班、熬夜。虽然家庭困难,他不仅自己没有向公司提出过救助申请,还一次又一次地谢绝公司的救助,多次婉拒上级组织给予一个劳模应享受的待遇。“比我苦的人,还有不少。我得到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或者可以说是太多了。”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拒绝的理由。在他心里,他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劳动模范。
    “获得这么多荣誉,我这样一个老百姓如果还要什么,求什么,那就太不知足了。其实,这么多年,我真的只是尽自己本分,这也正是我们中联文化所倡导的,也许正是这样的文化才会让我这样的老实人得好处吧”,吴劳模笑着说道。
    “吴劳模”觉得,在中联重科工作很开心,很融洽,有一种特别自在的感觉。他说自己不是太忙的时候,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公司的文化、制度,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说:“我特别认同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八个字,就是中联的核心理念,我觉得,一个是讲人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就是讲人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只有这样,公司才能长久地红火。”
    他最喜欢的,讲得最多的则是感恩。“人一定要会感恩,我们感谢共产党创造了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才会有我们企业这样的发展,我们这样的工人,才能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就是幸福啊。党和政府还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这辈子真是从心底里满足,也只有努力地工作,多做点贡献,要不,我心里就觉得有愧啊。”
    因为感恩,所以奉献。因为感恩,所以无私。因为感恩,所以一辈子都追求创新。吴新民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做事,将自己的生命与企业紧紧融在一起。他不用语言去表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颗忠心抒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