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票规则        活动介绍        活动资料
1131 彭继福

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包谷大王”彭继福

    彭继福,现任永顺县旱粮研究所所长,是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湖南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作物学会理事、湘西州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他痴心于旱粮育种制种事业一干就是38年,他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湘玉1号”、“湘玉10号”、“永科5号”、“永科6号”、“湘永单3号”、“福单1号”、“福单2号”等累计推广面积达6200多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逾38亿元,被南方山区农民誉为“包谷王”。他以一项项凝结心血的科研成果,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华章,先后荣获各级表彰奖励31次,其中国家级表彰奖励3次,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湘西州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其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湘西州首届“科教兴州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建国50周年大庆时受朱镕基总理的邀请,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大典,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上个世纪70年代,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温饱问题无法解决。1972年,永顺县在偏远的麻岔乡金钩湾成立旱粮研究所,从农村挑选60多人到研究所学习旱粮制种和栽培技术。初中毕业的彭继福是其中一员。在饥饿中度过了童年时光,在动乱中度过少年时代的彭继福,经历了无数个忍饥挨饿的日子。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如果土地上种的包谷砣能长到水牛角那样大,该多好啊!获得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之后,彭继福非常勤奋刻苦,很快脱颖而出,成了所里的技术助手。1975年,县里选送他去州农校学习。毕业后,他放弃留城的机会回到所里,决心在旱粮培育上搞出点名堂。
    1984年,这个缺电、缺水、不通公路的旱粮研究所全盘交到了彭继福手上,时值全国科研场所体制改革,实行大包干,不再下拨科研经费。既要自谋生计,又要保证科研,此时的彭继福举步维艰。有人劝他进城,组织上也考虑调他去担任乡长。彭继福都推辞了,他清楚如果自己走了,研究所也就走到头了。没有经费,彭继福发动大家种马铃薯、玉米、西瓜。收获后,他亲自运到张家界去卖,一天卖不完,就睡在市场上,第二天接着卖。这样仅有的一点收入艰难地维持着研究所的运转。
    尽管如此,彭继福一天也没有放弃科研。当时山区农民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本地的品种,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后来从北方引进了杂交玉米,但适应性不强,产量很低。彭继福担任所长后,他决心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设想一提出来,别人都笑他异想天开。一没技术,二没经费,缺电缺水缺柴火,连基本生存都很难。但彭继福认定的事,不管多么困难,他都能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去克服。他带领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对长期以来收集的600多个品种进行筛选,作为育种基础材料种在10亩试验地里。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苗期的观察记载,到人工套袋授粉、收获,他都重点把关、亲自操作。为节省钱,每天晚上他用牛皮纸做成上千个标签,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写出百余份杂交授粉方案。夜里困了,就从挂在墙上的串红辣椒中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干嚼赶瞌睡。有一次,彭继福的爱人来到试验基地,刚进门,看到他长长的头发盖住了两个耳朵,下巴尖瘦尖瘦的,眼睛也深深地陷进了眼窝,心酸了。看到他嚼辣椒赶瞌睡时,妻子含着眼泪说:“那串辣椒,我明天要带回去。”第二天清早,妻子回家了,但那串红辣椒还挂在墙上。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力量。秋收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海南三亚育种基地,对这些品种进行加代繁育,直到第二年3月才回家。彭继福在海南岛育种期间,父亲病危住进医院,家里打电报催他回来,可他无法中断手中的研究,便含泪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表达内心的愧疚和思念。
    一年没出成果,两年没出成果……冷嘲热讽不断地“砸”过来了:“人家科班出身的都没搞出名堂,你一个土包子能有什么作为啊?”“我们天天种西瓜、种马铃薯卖点钱,都被你这样往海南跑掉了。”……彭继福推崇顾炎武的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面对这些冷嘲与误解,丝毫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
    经过三年五代的直交选育后,彭继福开始了复杂的品比实验与区域试验。玉米授粉时是他最忙碌的时段,每天地里露水一蒸发,他便钻进了像蒸笼般的苞谷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下午四点左右,他才进屋捂捂被晒脱皮的手臂,刨两口午餐,便又跑到地里给没吐丝的玉米套袋子去了,晚上则是通宵达旦地埋头苦写配组方案……
    十年砥砺磨一剑。在1987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彭继福的“湘玉1号”以“果穗大、行数多、籽粒偏硬、抗病性、抗倒性强”等显著优势而表现突出,并一举创下亩产350多公斤的历史纪录。为了这一天,彭继福整整盼了15年!
    就在这年年底,彭继福从一户农家优质玉米中筛选出“毛白11号”自交系与外地的7164进行配组, 此次配组因有先前的经验,效果十分突出。新品种抗旱、耐瘠、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每亩增产40公斤以上,1993年被州政府命名为“湘永单2号”,同年获得州科技成果一等奖。为了证实和提高“湘永单2号”的优良水平,彭继福带领同事分别深入武陵山区的铜仁、恩施、咸丰、鹤峰、利川、宣恩、桑植、龙山、花垣等地的上千农户家里,无偿送去种子和技术,进行广泛的示范性种植。
    湖北省利川市元堡乡朝阳村村民李万丙,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一天,他正在路边种玉米。这时从一辆农用车上走下一人,送给他一袋玉米种子。包装上印着“湘永单2号”,落款是“湖南永顺旱科所”。李万丙多年用的都是本地的“恩单2号”,于是对这外地的种子没放在心里。第二天,李万丙将买来的“恩单2号”种子都种上后,惟独山坳里那块5、6分地还差种子,这时,他想起了昨天那包湖南的种子。于是“湘永单2号”在最贫瘠的那小块地上扎根了。
    转眼间就到了收成的季节,冷落在山坳里的那块玉米令李万丙大吃一惊。这块地上的玉米不仅棒子粗壮,颗粒饱满,就连这一带玉米常染的纹枯病、大小斑病一株也没染上。第二年,李万丙换掉了种植多年的“恩单2号”,改种“湘永单2号”,当年的收成竟高达亩产400多公斤,比以前的“恩单2号”高出了100多公斤。后来,李万丙才知道,当年送给他种子的那人就是彭继福。
    这些年来,彭继福相继培育出“永科5号”、“永科6号”、“湘永单3号”等玉米新品种。“湘永单3号”通过湖南、湖北两省品种审定,其蛋白含量高达13.30%,刷新了国家审定品种蛋白含量新纪录,并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我省第一个获此项目的玉米品种。现已在武陵山区大面积种植,被专家称为山区最具潜力的更新换代新品种。这年12月,彭继福获得湘西州首届“科教兴州突出贡献奖”。
    更令人振奋的是2009年7月28日,省农业厅粮油处组织省内玉米育种、栽培及推广专家在永顺高坪试验基地,对玉米新品种“福单2号”超高产栽培试验现场测产验收,“福单2号”平均亩产730.16公斤,刷新了湖南省旱地玉米超高产记录。“福单2号”已通过省品种审定,即将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进一步确立了永顺县旱粮研究所在武陵山区乃至西南地区旱粮品种选育的领先地位!
    作为科研人员,彭继福无疑是优秀的,为了科研,他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痴心不改。而作为丈夫与父亲,彭继福却连及格都达不到。1990年的一天,儿子彭明遇到一道数学难题,问在一旁工作的彭继福:“爸爸,单位是什么?”彭继福脱口而出:“旱科所!”话一说完又继续埋头工作。“我是说数学里的单位啦!”儿子继续纠缠。半晌,彭继福都未吭声,彭明的眼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
    1993年夏天,永顺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位于县城南门桥的彭继福家刚好处于城内的低洼处。刚从山西制种基地回来的彭继福心里一心想着工作,一下车便径直去了县农委汇报。工作人员好奇地问:“你家住哪里啊?”“南门桥附近。”他答道。工作人员听后“噌”地站起来,大声叫道:“你家那边正被大水淹,你还不赶快回去?”他赶紧跑回家里,水已涨到台阶上,就急忙和爱人一起收拾东西往天楼上转移。只过几分钟,大水就淹过窗户,一家人出不去了。他赶快把爱人和两个儿子送到天楼上。水越涨越高,他就将瓦揭掉,在旁边邻居的帮忙下,一家人刚爬到邻居家的阳台上躲避,凶猛的洪水无情地吞噬掉这座小木房。一场虚惊过后,彭继福突然想到试验基地的包谷,就将收拾房屋的事情丢给爱人和小孩,急忙赶往基地。试验地的玉米植株倒伏许多,他赶忙组织职工和附近群众进行抢扶,饭都顾不上吃,用3000多根竹木棒将1.8亩的玉米材料重新撑起来,一直忙到晚上8点。这时,他才想起妻子和儿子连个睡的地方都没有啊?他心里顿时涌起了无限的牵挂。想起妻子自己搭梯子整修电灯线摔伤腿的情景,想起父母重病时念儿的呻吟,这位铁骨铮铮的土家汉子,流下了两行欠疚的泪珠!
    2001年,当初问爸爸“单位”是什么的彭明要考大学了,从不关心儿子学习的彭继福站了出来,语重心长地说:“湘西的农业科研人才不多,我希望你能选择这条路,好为农民做贡献!”今天,早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彭明,已是州农科所的一名研究员,已经发明了一项国家专利的他和父亲一样,正承担着玉米科研的重任。
    现在武陵山区到处流传着一句口头禅:“田里栽的是袁隆平的,地里种的是彭继福的。”39年来,彭继福带领永顺旱科所开发出“福单2号”等8个新品种,使玉米单产由200多公斤提高到730多公斤。到2010年底,已在武陵山区80多个县市广泛种植,推广面积达6000多万亩,累计新增粮食总产300余万吨,新增产值逾38亿元。
    “同舟共济海让路, 号子一喊浪靠边, 百舸争流千帆竞, 波涛在后岸在前”, 这是彭继福最爱唱的几句歌词。作为在旱粮研究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了39个春秋的彭继福, 如今虽然年逾半百,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他决心“咬”定旱粮研究不放松,努力寻求旱粮研究的新突破,再出令人惊喜的新品种,为推进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