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的 “爱心大梦”
有一种大爱可以穿越时空,有一种善举可以温暖生命。二十年来,他执着地用爱心点燃弱势人群的希望之火,坚毅地要圆自己的“爱心大梦”:在有生之年,实现“三个五”的奋斗目标,即发动50万人献爱心,募捐500万元善款,扶助500个伤、病、残和特困学生及五保老人等亟需帮助的人。他就是娄底市国税局退休干部、湖南省“金牌志(义)工”、湖南省与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娄底市与涟源市首届道德模范、入选全国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与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肖光盛。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从娄底市国税局退休的“老先进”肖光盛,恪守着“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诺言,不顾自己年高体弱,四处奔波筹善款,开始了自己的爱心圆梦之旅。截至目前,他已行程16万多公里,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县市,走访了3000多个单位,发动或联系了45万人献爱心,募捐了善款371万元(其中他个人自捐达5.6万元),扶助了465个亟需帮助的人。他以大爱与善举,喜圆一个又一个“爱心大梦”,谱写了一曲曲倾心为民、感动岁月的爱心之歌。
退休不退岗,用热心制定十年募捐计划。1991年6月,肖光盛退休了,一贯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他,开始实施他的第一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10万爱心人士,募捐善款100万元,扶助100名伤、病、特困学子等亟需帮助的人。为实现这个“爱心大梦”,他一年365天至少有350天奔走在募捐路上。
14岁的孤女郭春花患白血病,孤苦无助,无钱治疗。肖光盛得知后,先后10多次义务撰写求援书,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发放800余份,发动9名退休老干部一起在11个月的时间里为郭春花募捐了11.6万元。《湖南日报》曾以《九老救孤》为题,刊发了长篇通讯。
“救火女英雄”龙洪元因扑灭山火烧伤面积达90%,急需巨额医疗费救治。获知情况的肖光盛连夜撰写新闻稿和救助书,在《三湘都市报》、《娄底日报》等20多家媒体发表。他为龙洪元募捐善款整整劳累奔波了250多天,走访了240余家单位,共发动4万多人献爱心,募捐善款38.6万多元,硬是将这位“救火女英雄”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4岁的女青年廖红飞和14岁初中生廖丰浪均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肖光盛四处为他俩募捐善款,在一个月里为廖红飞募捐善款7万多元,又用半年时间为廖丰浪募捐到6万多元,使他们俩得到了及时救治。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肖光盛终于在七十岁那年提前圆了他的第一个“爱心大梦”:发动11万多人,募捐善款101.2万多元,帮扶救助了108位亟需帮助的人。《三湘都市报》等媒体竞相以《七旬老人百万募捐梦》、《七旬老人的爱心之路》为题,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慈善大接力,用执着再创爱心奇迹。第一个“爱心大梦”提前实现后,肖光盛马不停蹄地开始实施他的第二个“爱心十年计划”。他为自己定下了“三个三”目标,即累计发动30万人,累计募集善款300万元,累计扶助300个亟需帮助的人。为此,他又风雨无阻地奔走在漫漫募捐路上。
肖光盛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爱心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除个人募捐之外,他更注重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奏响爱心“大合唱”。他风里来,雨里去,走遍了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的900多个村、居委会,300多所学校,他多次走访了亟需帮助的特困户、特困学子,记下地址、联系方式,并且登记在册,然后用“一帮一”或“多帮一”、“一帮多”等方式,分出轻重缓急,为他们寻找帮扶对象。10年间,他共在省内外联系到干部、党员、企业家等各界爱心人士210多人,共有305个成功结成对子,共募捐或筹集帮扶经费140多万元。扶持的411个特困学子中,有106人就读高中,77人就读初中,其中113名考上大学,还有2名就读研究生。
孤儿吴心意,父母双亡,与80多岁高龄、行动艰难的祖父相依为命,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但小学毕业后却无钱升学。肖光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从初三到大学的5年时间里,他先后为吴心意找了6位干部、教师、职工和企业家“接力帮扶”,共筹集帮扶资金57100元。吴心意考上南京东南大学后,学业成绩优秀,并在学校入了党。
至2009年4月,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斗,肖光盛又提前圆梦,实现了他的第二个“爱心十年计划”目标:累计发动了30万人,募捐了善款300.72万元(其中间接募捐款75万多元),已帮扶302个亟需帮助的人。
年高志不退,用爱心谱写生命华章。2009年7月22日,是肖光盛80岁的生日,雄心不老的他,又构想了第三个“爱心大梦”的“十年计划”。他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如果我能健康地活到90岁,我将在有生之年,实现第三个‘爱心十年计划’的‘三个五’目标:累计发动50万人献爱心,累计募捐善款500万元,累计帮扶500个亟需帮助的人。”
多年的痴心不改,多年的善举不移,肖光盛成了远近有名的爱心名人,而上门求助的人也愈来愈多,工作也就愈来愈忙。他的手机成了社会弱势群体求助的“爱心110”,亦是社会公认的“有求必应,有应必果”的“爱心电话”。一年多来,肖光盛慈善募捐的脚步,更匆忙更坚实,成绩也更突出,单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学子进入大学就读的就达60多人,其中为桥头河镇桥头山村父死母嫁已进入清华大学就读的朱晓鹏落实了9个资助对象,本硕博连读的所有费用都有了着落。
人生有限,爱心无价;大爱无言,奉献无涯。“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肖光盛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持之以恒地用爱心点燃弱势人群的希望之火,痴心不改、全身心地投身慈善事业,喜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爱心大梦”。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了一位退休税干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高尚情怀,展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倾心奉献的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