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他时,正是“双抢”季节。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他一身汗水一身泥,驾驶着耕田机在田中干得正欢。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青年农民、25岁的大学生——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达长。正是他创造的“代耕包产”模式,广泛推广以后,解开了农村水田抛荒的症结,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
外去打工,为解心中一个“结”
李达长说:“外出打工,为的是攒钱来解开一个‘结’!”
2009年,20出头的李达长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涟源市三甲乡秀峰村。看到村里青壮劳力都外去打工,大片农田抛荒,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心中顿时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怎么才能解决农田抛荒这个难题呀?
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外出打工,攒下一笔钱,添置农业机械设备,组建一个合作社,为外去打工的农民耕种抛荒的农田。
好在他在大学读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从事的模具工序又是个热门专业,他很快在贵州一家建筑工地安营扎寨。凭着聪明才智和技术,每年居然能拿到20万元的年薪。
三年的拼搏,为李达长实现自己的“强农梦”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他毅然返乡,组织5个股东,注册资金118万元,成立了以“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包产包收”为主要业务的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接着,合作社购买了中型耕田机2台、小型耕田机10台、中型收割机2台、插秧机8台、催芽机12台及动力植保机械15台,挑选与培训10多名机手,组建专业服务队,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农机大户。
从模具行业到农机产业,从建筑行业到现代农业,从城市从业到农村创业,李达长终于实现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技术、有作为的新型农民的绚丽梦想。
回乡作田,只为解开一个“结”
李达长说:“回乡作田,只想解开农田抛荒这个‘结’!”
强农合作社的牌子挂起来了,台子搭起来了,戏怎么唱?李达长起初进展并不顺利。对“代耕代种”,农民有的说是个好事,有的说要等一等、看一看,还有的甚至宁愿抛荒,也不让干。
李达长粘着当乡农技站长的父亲,每天翻山越岭,夜以继日地串门子,挨家挨户地解开思想疙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正愁家里的田无人管感到棘手,现在见他们找上门来代耕,也就乐意了。
为了让外出打工农民们吃上“定心丸”,经反复磋商,李达长创出了“五代一包”的全新模式”:即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包农户亩产收获400公斤。这法子,耕地仍在农民名下,外出打工的农民,每亩只须交现金400元,净得稻谷400公斤,既不耽误外出打工,粮食丰收仍有保障,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种运作模式,被当地农民接受了,合作社终于建立起以秀峰、落马江、阳硐等14个村为基地双季稻种植示范区。2013年,合作社连片“五代一包”双季稻1100亩,喜获丰收,平均亩产900公斤,高的丘块达到1000公斤。
“五代一包”的服务方式,及时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农田抛荒难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涟源市农业局及时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这个模式很快被普遍推广开来。
2013年8月18日,《湖南日报》、《娄底日报》均在头号版头条位置发表重头报道,向全省重点推介这个经验与创新模式。看到自己亲手解开的这“结”,得到社会的认可,李达长心里象喝了蜜糖一样高兴。
执意务农,还为化解一个“结”
李达长说:“执意务农,目的还是要化解一个‘结’!”
农村最苦最累的活是“双抢”。李达长冒着摄氏40度的高温,开着收割机、犁田机在田间作业,汗水泥水湿透了全身,每天工作达11个小时,人从机子上下来,就象从煤矿下班一样,灰头灰脸,浑身就象散了架一样。
我们问他苦不苦,累不累?他说:“要说不苦不累,这是假话。但我觉得这样做再苦再累心里也踏实。”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一日无粮天下不稳。可现在许多青年人都不愿当农民了,作田的大都是‘386199’部队,是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民出现断层。我执意务农,就是想解开这个‘结’!”
“李嘉诚说过:‘80%的人愿意从事的行业,只能养家糊口;80%的人不愿意从事的行业,才有利润空间’。现在,政策这么好,政府这样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当农民一样有奔头。虽然苦点累点,依托科学技术,走农业机械化路子,每年也能赚个三十万元左右。”
“其实,要彻底解开我心中这个‘结’,还得依托三个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个体农业向规模农业转变、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李达长深有感慨地说。
临行时,他悄悄告诉我们:“我有一个梦,就是把袁隆平院士提出‘种三产四’(即种三亩产四亩的产量)变为现实。今年,我搞的‘五代一包’种植面积达2200亩,其中‘双超双机’(即超级早稻晚稻、全部实现两季双机插)示范面积500亩,要实现亩产双千斤的目标,目前早稻来势很好。”
痴心务农,为的是解开一个心头挥之不去的“结”。从李达长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新型农民执着的追求与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