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沪昆高速或湘黔铁路,当经过上梅镇接龙村境内3公里的路段时,我们会立刻被该村规划整齐的小楼房、蜿蜒的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夜晚通明的亮化工程、满山的果园所吸引,大部分过路客都会误认为已进入了县城郊区,其实这是位于新化县上梅镇最偏远的山区——接龙村,为什么偏远山村会有城郊面貌,为什么这个山村会如此与众不同呢,我们得从一个年轻人说起。
这个年轻人叫谭波,接龙村村民,现任新化县上梅镇接龙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他以一腔一心为民服务,带领着村委班子为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而努力奋斗,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项目书记”、“杨梅书记”,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年轻村官的良好形象。
一、厘清发展思路,更新村民发家致富理念。出生于农村的谭波同志,其祖母、母亲都曾担任过村干部10多年,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他一直对自己家乡的落后面貌和农民的穷困状况十分关注。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通过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放弃在县城社区工作的机会,主动请缨去自己家乡接龙村工作,任支书助理。一上任就他围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刻感到全村经济社会事业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清晰的思路,他积极努力争取,得到了娄底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支持,派出专家对全村做了整体规划,提出了以“项目兴村、产业富农”的发展思路,并明确了杨梅种植、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为支柱特色产业。
二、强化项目建设,建设四项富民工程。作为偏远山区,村级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谭波同志的一块心病,交通不便、灌溉渠道毁损、人畜饮水困难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外出学习考察,结合全村实际,他提出并完成了村级“五大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县政府领导现场调研考察后,认为“这些工程建设凝聚着谭波书记的汗血,在全县新农村建设都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打造户户通工程。为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和农产品的销售条件,一方面他先后到县、市、省交通部门汇报争取,领导们为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所感动,支持接龙村乡村公路建设资金70万,另一方面,他带领村班子拜访村籍广州企业家争取建设资金40万,全面建成了户户通乡村公路,从此全村农副产品外销致富“血管”被打通。二是打造农田灌溉和排洪工程。争取县政府确定为贫困村,在县规划局扶贫联点的支持下,支出40万修建农田灌溉和排洪渠道,解决了接龙村农田灌溉问题,粮食、蔬菜和水果产量大幅提高;同时彻底解决了全村洪涝灾害的问题,维护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打造人畜饮水工程。由于高速公路修建、湘黔铁路改造导致地质机构变化,谭波同志利用母亲作为县人大代表的优势,连续两年在人大会上提出了解决接龙村和周边三个村的饮水问题,通过多次前往水利局汇报,成功争取到县水利局支持,建成了全村自来水工程,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问题,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饮水工程被当地群众称为“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四是打造全村亮化工程。为解决村民卖猪、卖菜早出晚归、小孩子上学起早摸黑以及村里老年人众多夜晚行走不便的问题,谭波同志通过拜访在长沙开律师事务所的村籍企业家,在详细汇报自己想法后,企业家非常震撼和支持他在农村亮化的跳跃思维,投入26万支持全村亮化工程建设,从此接龙村变成立了“接龙城”。经过自身努力,2014年在接龙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年轻有为的谭波众望所归的被全票推选为接龙村党支部书记。看到这些村里的新变化,老支书也无不感叹的说:“年轻人还是能力强,有干劲,我工作三十年不如谭波同志二年的成绩,我没有看错接班人”。
三、带头积极创业,以企带农共同致富。结合接龙村实际,谭波同志积极推动杨梅种植、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三大产业发展,接龙村被县移民局评为“全县移民杨梅种植示范基地”、被畜牧水产局评为“全县规模牲猪养殖基地”。一是主力发展杨梅产业。结合龙村山地地势高,昼夜温差大,酸性土壤适合杨梅生长的实际,2011年,他创建了湘汉杨梅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12户合作社社员一起租下了350亩荒山,引进投产浙江东魁杨梅,后面又陆续开发800多亩,2013年第一批种植的杨梅树大获丰收,销售额达42多万元。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全村共开发水果种植2400多亩,其中乌梅进1800亩,葡萄600亩,2014年全村水果销售额达320万,就地解决村民就业150多人,待杨梅全部投产,预计全村收入可达1200万元。二是牲猪产业创新发展。牲猪产业一直是全村的传统产业,但没有成规模和特色,导致市场份额少、出售困难。谭波同志利用大学同学父亲在湖南农业大学工作的机会,多次上门拜访,成功邀请该教授到接龙村指导,确定了养殖特色黑猪的思路。通过自己叔父养殖试点,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全村规模养殖达到50户,年出栏黑猪2000多头,销售额到600多元,养殖户年收入达20多万元。三是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在长沙拜访村籍企业家时,得知一位企业家也是新化县人,有在农村建立绿色蔬菜产业园的想法,谭波同志多次拜访和推荐接龙村的优势,成功争取该老板投资150万建立200亩蔬菜产业园,2013年年产值达400多万,解决就业16人,同时谭波积极与该老板协商,通过它的市场渠道每年帮助其他菜民销售各类水果、蔬菜,让村民坐上致富的“便车”。
虽然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种植合作社规模也日益壮大了,但是谭波仍不满足现状,仍在思考着,如何让那些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如何让全村小学教育更上一层楼、如何让那些农村留守妇女自主创业...他的路很长,也会很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