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活动安排       评选标准       新闻聚焦
1122  唐安银


  他10年如一日,憨厚朴实、辛勤创业,帮助村民群众开辟一条科技致富之道。他以挺直的脊梁,宽阔的胸襟,在老百姓的心中树起了一个当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唐安银被广大群众誉为移民村里的“土专家”。
向善向上 笃志笃行
  1991年因长潭岗水库淹没田地,被搬迁安置到阿拉营镇阿拉村的唐安银,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人均0.7亩的田地,生活的困难使得当时仅22岁的他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维持生计,1992年他不得不融入外出务工挣钱的大潮。在那时,这可能是他唯一的出路。由于他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很快在浙江杭州的一家机械厂得到了一份稳定的职业,从事电焊、板筋工等工作,并且收入较为可观,到2005年每月工资稳定在9千元左右,成为安置移民乃至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佼佼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回家一次的他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揪心,小孩越来越大,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耽误了下一代谁来负责,外面的基础条件十分优越,而家乡穷山恶水,肩挑背驮的生活方式依然始旧,看着沿海一带群众的富裕和家乡的移民群众成天上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一切的一切,每时每刻都让其魂牵梦萦,回乡创业的愿望油然而生。
  唐安银下定决心,回家创业。
  善学善思 善做善成
  2011年,他看到村里锯木时剩下的废料不是随意焚烧就是随处乱倒,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如果能够将这些剩下的废料有效地利用起来,变废为宝,说不定还能创造商机。唐安银心里盘算着。通过上网搜索、找环保部门咨询等途径,几经周折发现木材废料还能做成机压碳,唐安银欣喜万分。创办机压碳厂不仅节能环保,废料利用,还能产生不错经济效益。为了办厂,唐安银把所有打工积蓄全部投入进去,向亲朋好友四处奔走借钱,好不容易筹到30万元。经营机压碳厂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一开始由于原料配备比例不适当,导致最终机压碳易碎、易变型。唐安银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再来二次,经过一次次的调配比例,总结经验,安银环保机压碳厂生产的机压碳凭借着“耐烧时间长、不易碎变形、保温效果好”等优势,赢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为了拓宽销售,唐安银设计自主品牌,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在本地,2011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阿拉安银环保挤压碳厂,由于经营有方,年产机压碳30多万斤,年产值达60多万元,年纯利达20多万元以上。
  热心公益 回报乡邻
  致富之后,唐安银并没有忘记众乡亲。为了增加动迁移民的收入,他的工厂所请工人全部为移民搬迁户,解决了部分移民的就业问题。他热心公益事业,在所住组还没有通路的情况下,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及出门难的情况下,主动垫资5万元修通并硬化所在组的通路问题。先富的他,主动并大力帮助身边的贫困乡亲创业,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唐院兵,唐显祥等一批创业致富能人相继涌现出来,使得阿拉移民安置点的群众逐渐认识到光靠吃国家移民政策的扶持是很有限的,只有安心发展产业,才能脱贫致富。
  当地的一名政府干部说:从唐安银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移民安置区的希望,把信念播种在家乡的田野上,收获着希望,用辛勤的劳动和科学创业的理念,引领着父老乡亲,为新移民安置区的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崭新之路。


Copyright@2001-2014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