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活动安排 评选标准 新闻聚焦
1002 王立华


    位于滨江文化园的长沙市博物馆,伴随着2016年新年的到来迎来了建馆三十周年的日子,同时也迎来了建馆三十年来首次观众“井喷”,元旦当天近万名观众在场馆内外排起了一列列长龙,只为在博物馆享受一次文化的饕餮盛宴。面对如此多的观众,作为博物馆的“大当家”王立华馆长,一面沉着冷静地指挥工作人员实施应急预案分流观众,一面在展厅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加强观众服务,为老年人推轮椅、补充摆放宣传手册、咨询引导等等,他都亲力亲为,率领全馆人员在元旦三天时间里接待2.2万观众,以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随后的开馆总结大会上,这位在文博战线奋斗了三十年的馆长,在讲述他的“文博梦”时潸然泪下。从青葱年代到鬓生白发,从清水塘到滨江文化园,从初出茅庐到孜孜不倦,王立华同志以文博人的自信、担当,成就了崭新的长沙市博物馆,成就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家园”。
    术业专攻,文物就是“业”。王立华同志自1986年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就进入长沙市文博系统工作,先后参与了多项重大考古发掘工作,1993年“渔阳”王后墓、1994年澧县城头山遗址、1996年望城高沙脊遗址等, 1997年凭借着勤勉好学、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开始担任长沙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的文物工作,文物是祖先给给这个社会的瑰宝,看着这些历史遗珍, 他暗下决心要为它们找一个“家”。
    心心相系,博物馆就是“家”。2003年底,王立华同志走上了长沙市博物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博物馆的工作是高复合型的,既需要良好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王立华同志事无巨细地统筹着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将满腔的热情放在了工作上。
    大力推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运行模式。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王立华同志顶着各方压力,在上任馆长的第一年就推行“职工岗位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以打破岗位终身制调动全馆积极性,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博物馆面向全国高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2005年,通过王立华同志的争取,长沙市政府同意每年下拨200万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用于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截止2015年,已征集各类印证长沙历史的文物和历史资料5770余件套,填补了多项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空白。
    大力推行课题研究,组织筹建馆学术委员会,每年组织申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培养了一批学术青年骨干。2007年,王立华同志成为长沙市首批“五个一批”学术带头人,在兼顾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完成主持长沙市博物馆新馆《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长沙近现代历史陈列》的内容设计策划工作。主编出版《长沙市博物馆藏精品图录》、《长沙市文物征集工作集锦》、《长沙地区文物精华 名藏卷》、《楚风汉韵—长沙市博物馆藏铜镜》、《中华彩瓷第一窑——唐代长沙铜官窑实录》、《文物大抢救——1980-1982年长沙市文物征集工作纪实》、《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内容赏读》,点校《长沙定王台志》等书籍,与此同时,在他的带领下,长沙市博物馆每年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60篇以上,全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2009年评为“长沙市模范集体”,2011年成为长沙市文化系统第一个“湖南省文明单位”,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王立华同志所付出的努力。
    栉风沐雨,文化惠民记在心头。2008年,长沙市博物馆成为全国第一批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面对清水塘馆区设施陈旧老化情况,王立华同志对免费开放涉及的安防、消防、观众服务、社会教育以及道路、广场、停车坪等基础设施逐一进行清理完善,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着力提升硬件条件,为观众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
    他带领全馆职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公众为宗旨,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每年都举办十余个展览,年接待观众均在50万人次以上。“越来越好——改革开放30年湖南民生发展展览”、“腾飞的长沙——建国60周年长沙经济社会成果展”、“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虎年话虎”、“龙腾华夏”、“长沙市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走向现代——英国艺术300年油画展”等大型展览的背后,都有王立华同志忙碌的身影。为了布展他经常是留在展厅最后一个回家,为了观众他总是说“服务永远在路上”。
    2011年,长沙市博物馆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清水塘景观提质保护工程”,在工程的初始阶段,原清水塘艺术品市场的经营户对拆除市场十分不理解,甚至还出现过激行为。王立华同志为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没有惧怕任何威胁,全力承担下压力。一次次的组织经营户开会协调、一次次的召集馆内职工坚定信心、一项项的工作沟通落实,最终圆满完成了市政府的工作任务,使得长沙市博物馆清水塘馆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凝心聚力,文明之光照进万家。从2005年开始,长沙市博物馆就一直有一项任务“新馆建设”。在保证清水塘旧馆区正常开放的情况下,新馆 “从无到有”十年来倾注了王立华同志满腔的热血。在最紧张的2015年,从项目的后续专业建设立项批复,到基本陈列形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完成,再到开馆两个特展厅的展览确定、布展施工,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摆在了博物馆人面前,摆在了掌舵人的面前。
    王立华同志传递给每个职工一个信念:博物馆人是文明的传播者,必须有历史使命感,必须有担当。从新馆筹备入场开始,他办公室的灯经常陪伴他工作到凌晨,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在开馆前一个月,寒冷的长沙冬夜,各个施工班组24小时施工,专业展柜、地胶、灯光、展板在夜间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开馆前半个月,公共服务导览、安防消防设备安装调试,宣传进入总攻期;开馆前一周,展出文物进入展厅,各专业项目建设进入扫尾,开幕式筹备启动。千头万绪的工作最后在王立华同志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他自己说:“人生中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长沙市博物馆就是我们圆梦的舞台,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2015年12月28日,长沙市博物馆在滨江文化园向社会公众开放,现已举办了“华夏瑰宝——保利海归文物精品特展”、“独立苍茫——湖南名人书法展”、“汉廷藩屏——汉代长沙国与中山国出土精品文物展”三个特别展览,策划组织了260场老少皆宜的教育活动。截止5月22日,已免费开放123天,共接待观众486113人次。
    在每一个特别展览的布展现场,王立华同志还是最晚回家的人,同事们劝他早一点回家休息,他说“五十岁的人了,确实没有年轻人的精力了,但是我们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崭新的服务平台,王立华同志号召博物馆全体同志,必须围绕社会公众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传播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湖湘文化的展览体系,引领文化休闲时尚,提供参观、休闲、教育的星级化服务,成就青少年的学习成长之旅,市民的文化休闲之旅,游客的星城印象之旅。这位默默耕耘了三十年的文博人,只想心怀如此“文博梦”,在湘江之滨传播文明之光。


Copyright@2001-2016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