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活动安排 评选标准 新闻聚焦
1015 刘向阳


    刘向阳,男,汉族,1962年出生,大学本科文化,1979年10月湖南三师毕业后分配到衡阳县图书馆工作,1992年任馆长至今,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县劳动模范。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图书馆事业上努力实践读者第一的理想,用一项项工作业绩诠释了基层文化人的职业形象。
    一、勤奋学习,做追求技能的基层文化人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学科性很强的工作,要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刘向阳作为一名资深图书馆人,深悟“要给别人半杯水,自己须有满杯水”的道理,他每天早晨都要背背书,睡觉前读读书,每周浏览专业网站,每月阅读专业期刊,对业务培训有“请”必到,积淀了广博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应用在工作中转化为技能。在自我坚持潜心学习的同时,也对团队作出了严格的学习要求。他每星期都要组织全馆集中学习业务,每月举行一次岗位技能知识考试,定期选送员工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因而他本人早已是知名的业务高手,在参加全省图书馆学和读者服务知识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在业务统考和竞赛中都获得奖牌。只要一说起他来参赛,其他馆的同志都笑称“第一名来了”,他的团队也成了业内的专业技术“铁军”。2010年,他带领两名同事参加衡阳市公共图书馆业务技能竞赛,包揽了个人前三名,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2年他带领的团队在全市业务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2013年,他带领两名同事参加衡阳市图书馆业务技能竞赛,获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特别是该年的全省图书馆界业务知识竞赛——迄今为止唯一一场全省性业务比赛,刘向阳以年过半百且仅本科学历的条件,在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11、985名校在校研究生为队员的强队决赛中大获全胜,跻身全省第三名获二等奖,他个人获得了优秀个人奖和公共馆系统的第一名,在为市县争得了满满的荣誉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二、不懈创新,做追求业绩的基层文化人
    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促使着刘向阳不断前行,创新活动、树立品牌成为他新的研究对象。为创建品牌活动,刘向阳从最初的点子到想法的成熟,再到方案的制定和活动的落实,经过3个月的重重推敲和反复的修改,在2014年创建了“欢聚16点”和“阅读百村行”两大品牌活动。“欢聚16点”知识竞赛作为阵地品牌活动,借鉴了江苏卫视的“芝麻开门”和“一站到底”,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热棒,有的读者期期到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像是看连续剧,不想落下。“阅读百村行”活动,即在全县26个乡镇选择100个左右行政村(社区),送文化资源、书刊资料、科技信息、业务指导、阅读推广、专业技术咨询到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服务贴近农民。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刘向阳已不满足于过去的对基层的辅导工作,又将目光放到了乡镇分馆的建设,目前他已作了一个在全省尚属首例的尝试——举办分馆,从分馆的选址、管理员的筛选、制度的建立、新书的购买、书架、桌椅、电脑的添置到最终的开放,花费了刘向阳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使原本只有94斤的他下降到了90斤,有同事笑称他为“苗条馆长”。建成的台源镇分馆,效果和影响极佳,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粮食库,得到高度赞誉,县市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多次报道。
    正是由于刘向阳的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将衡阳县图书馆打造成了全省、全市图书馆界的一张亮丽的名片。2009年,该馆获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第七届服务成果一等奖(全省仅14个一等奖,仅二个县获一等奖);2011年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推广奖(湖南省仅二个);同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文化厅等五部门评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2年12月获文化部颁布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称号(全国仅10家);2013年11月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奖牌,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图书馆。2010年、2013年,在文化部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连续被授予国家二级图书馆匾牌、证书。该馆在县主管局的年度考核中,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近几年中,获得市以上各种奖励集体项目超过30个,个人达58人次,他本人连年被评优,获嘉奖、记功。新闻媒体对该馆报道率年均20次以上。
    三、崇尚服务,做追求理想的基层文化人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刘向阳坚定的信念。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来读书,刘向阳自1992年担任馆长以来,就实行免费开放,读者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不需要办任何手续,都能直接到该馆阅览。比国家要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时间提前了20年。由于任何人都可在该馆借阅文献,在该馆的外借室就有位“特殊”的读者,一年四季都身穿脏兮兮的军衣,每次来借书时,都会要求工作人员到顶楼的过刊室帮他查阅年代久远的报刊供他滕抄,当时的过刊室在夏季是该馆有名的“桑拿室”,人只要上去不出一分钟必然全身湿透,工作人员对此有所抱怨,刘向阳却说“读者第一,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看书是每一名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就是要为大家提供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然而对于当年拥有25名员工、月包干经费不足6000元的县级图书馆来说,向读者收取一点借阅费,一年能有1-2万元的收入,那也是一笔“巨款”。尽管经费十分拮据,刘向阳宁可少发工资,也坚决不向读者收取任何费用。“我觉得,对来看书的人,我们应该尽量支持,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如果图书馆收了钱,哪怕是一角也好,对他们来说,感觉上会产生距离,影响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朴素的话,道出了刘向阳对“读书人”的“爱惜”和支持。为了维持运转,刘向阳带领职工“南下北上”搞创收,南到广州、佛山买饮料,北到陕西、山东贩苹果,开复印店、早餐店等用来补贴馆内经费。为保证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购买图书上来,该馆工作人员的工资曾经连续6年只拿档案工资的近一半,于是有了“书吃人”的典故。到2004年时,作为馆长的刘向阳,每月工资也仅有634.9元。就这样,一直以来,在全市县级馆中,衡阳县的工资水平是最低的,而购书费支出则排位前列。在2005年8月北大李国新教授来衡调研,将其作一个典型事例向中央反映后,引发了全国对图书馆服务公益性的大讨论和中央高层的关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理解,认为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是馆长没能力,但刘向阳对此评论从不介意,他总是从自身寻问题,努力把业务工作搞好,他说“国家建立图书馆就是为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我们基层地方小,资源小,所以更要想方设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我们苦点、累点、钱少点又有什么关系。”。同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邀请刘向阳在首届百县馆长论坛上作了《在困境中做努力实践读者第一理想的馆长》典型发言,2006年元月13日,人民日报摘要发表了该发言,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推介。《新华书目报》以《做图书馆事业的领航员——记湖南省衡阳县图书馆馆长刘向阳》为题通版报导了刘向阳的事迹。刘向阳被誉为“免费开放第一人”。
    到2005年馆里经费略有节余时,刘向阳第一想到是改善阅读条件,购买的第一台空调就装在了阅览室。别人开玩笑说:“刘馆长是不是因为瘦不怕热?”刘向阳说:“夏天热、冬天冷,环境不好,读书的人也不会来。馆长的办公室比阅览室舒适那就不正常了!”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刘向阳馆长连续六年维修改造了阅览室,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室,更换了书架,实行自动化管理,每个服务窗口都安装了空调,阅读环境安静舒适。看到目前的服务条件,刘向阳由衷地替读者感到“幸福”。
    37年馆龄,24年馆长的刘向阳,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读者的无限赤诚,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把有限的能力投入到无限的努力中去,展现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文化人最美的形象。

Copyright@2001-2016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