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活动安排       评选标准       新闻聚焦
1017 泸溪县浦市镇


    浦市镇位于泸溪县境东南部沅水中游的西岸,东邻海华辰溪县,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沅水“古海上丝绸之路”通江达海、千年青石板古驿道连接云、贵、川,便利的交通和显赫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兵家水陆要津、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就曾在这一带征讨“南蛮”,南宋中期浦市古镇作为军队集聚地正式确立军事机构。明清时期,这里更成为重要的军事战备要点。至今,在浦市到高山坪的山道上,还完整地保存着20余里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融合了汉苗建筑艺术的岩门康家古堡寨,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色彩。明洪武初年,浦市商业达到鼎盛时期,仅古镇城区就有3条商贸街道、6座古戏楼、10多里长的城墙和12座城门、13省会馆、20多座货运码头、45条巷弄、50多家封火墙“窨子屋”、72座寺庙道观、90座坊等庞大建筑群,素有“湘西第一大名镇”、 “小南京”等美誉。至今,浦市境内仍保存着2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条古商贸街、20多条古巷弄以及历史建筑和特色民居170多栋。2010年浦市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出台了《浦市古镇保护与整治详细规划》,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思路,泸溪县斥资2.6亿元启动了古镇保护修缮和旅游开发。在2.5平方公里浦市古镇城区,鳞次栉比风格各异古民居,九曲八拐的深邃巷弄,饱经沧桑的码头,古朴神秘寺庙,印证了古镇繁华和历史文化底蕊的厚重。浦市除了保存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外,还传承着久远的民族民间手工艺。踏虎凿花、菊花石雕、杆秤、傩面具、漆画、纸扎等手工艺作品以其独特的民族特点,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饮誉国内外,被誉为湘西民族民间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近年来,浦市镇严格按照县委县委“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五个泸溪”的发展思路,持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发展战略,抓工作重点,彰显浦市特色。一是浦市古镇保护开发力度大。按照4A级景区要求加快古镇保护开发,着力推进游客中心建设、上正街建设、万荷园建设、浦阳路改造工程、河堤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万寿宫修缮工程、陆军监狱修缮等保护项目。同时,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建设,顺利做好大型民问赛龙舟的协调和稳控工作、举办了抬黑龙表演等特色民俗活动,网上征集楹联活动、“奔跑吧一一浦市”跑步比赛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浦市古镇的知名度,吸弓i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二是镇区整治力度强。选调能干、肯干、实干的政府干部,组建专门的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配齐垃圾车、洒水车、垃圾箱等环卫工具,增强环卫工人区域责任制,保证环境卫生有人清扫、有人管。在取缔踩士、开通公交、出租车的基础上,围绕齐门经营、车辆停放、广告和牛皮癣开展集中整治,使镇区秩序明显改观,游客纷纷点赞。三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快。浦市镇按照“产业由镇里规划,土地由村里流转,经营由大户操盘,设施由政府扶持的原则,在全镇大力推行土地流转、集中经营、规模经营,目前已经实现马王溪流转土地2000亩,新堡流转土地1000亩,青草流转土地500亩,麻溪口3300亩土地正在实施集中流转。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目前已探索三种精准扶贫带富式:一是马王溪村集体经济入股模式:二早长坪飞她绎济槿式:三是青草金融扶贫模式。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结合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制定村级产业扶贫规划。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浦市镇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
浦市镇在特色民居、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人才方面均具有独特的魅力,是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山水美的综合体现。

Copyright@2001-2015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