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基本概况
万坪镇地处永顺县北部,镇政府址设河东居委会,镇域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6860户约3.3万人,镇中心居住人口1.8万,全镇以土家族为主,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浓厚。万坪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令人神往的杉木河风光,有全州最大的冲击平原,有著名的苏维埃郭亮县旧址,是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红二、六方面军取得当年十万坪大捷的主战场。
二、历史沿革及变迁
万坪镇春秋战国属楚之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酉阳县,唐属溪州大乡县,元属永顺安抚司,明属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后属永顺府永顺县。1949年解放初期属永顺县龙家寨区,1952年3月属第七区万坪镇,1956年6月改为龙寨镇,1958年10月设立万坪人民公社,1961年属万坪区万坪人民公社。1983年10恢复龙寨镇,下辖17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005年区划调整,设立万坪镇,由原龙寨镇、原杉木乡和原万福乡的卡木、卡塔、七仙、铲子4村合并而成,下辖15个村2个居委会。2015年末辖15个村民委员会,河东、河西2个居民委员会共计95个村民小组。有永顺县第三中学、杉木河林场、杉木河水库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所、派出所、林场等28个镇直单位。
三、万坪之美
(一)资源丰富景色美
巍巍万福山,悠悠杉木河,千年龙家寨,五彩万坪拥有丰富的资源。一是绿色万坪。万坪是自然生态的绿色海洋。万坪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杉木河林场的竹林绵延十里,3.7万亩国营林场古木参天、溪流潺潺,1900万方水库波光粼粼,如烟如霞。阳春三月,这里有万亩油菜花海,春风拂面,美景如画。这里被誉为湖南的九寨沟,大湘西户外运动的天堂。二是红色万坪。万坪是20世纪30年代初红军革命的摇篮。在“十万坪大捷”的烽火硝烟中,贺龙元帅率红二、六军团浴血奋战,奠定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基础。有着湘鄂川黔根据地第一个地方党支部——龙家寨乡党支部、湘鄂川黔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临时政权——永顺县龙家寨乡革命委员会中共郭亮县委及县苏维埃政府、红二军团兵工厂——躲狮坪兵工厂。在万坪有高耸的纪念碑,血红的围墙,历经风雨的红军标语,红军开会的遗址,处处闪耀着万坪先烈的赤诚之心。三是墨色万坪。万坪产煤、产铁,在龙家寨的千亩沃土里,大量的煤铁铅锌矿曾造就了“龙家寨煤矿”的传奇,享有“万坪铁器”的美名。如今,“万坪铁器”品种繁多,经久耐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万坪铁匠作坊生产的刀具、农具不卷口、不夹灰,货真价实,前来订购的商家络绎不绝,供不应求,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四是金色万坪。万坪有四宝:分别是万坪豆腐、万坪火腿、万坪铁器、万坪竹器。万坪干豆腐、油豆腐是万坪的特色产品,颜色金黄,全部选用本地优质黄豆,采用传统加工方式加工而成。这里是湘西的粮仓,金秋十月,稻浪翻滚,稻米飘香,有机大米供不应求。五是银色万坪。冬日的万坪,银装素裹,雪浪此起彼伏。万福山巅,凉亭坳下,云山雾海,银装素裹,杉木河景区成为一片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
(二)经济提质势头美
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2.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3亿元,第二产业0.89亿元,第三产业达0.62亿元。一是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0吨以上,猪、牛、羊等年均出栏数分别达到1.2万头、0.13万头、0.65万头以上,出现了胡建文、李加武等一批种植、养殖大户。2015年,全镇粮食产量,猪、牛、羊出栏头数比历年翻一番;每年创办万亩水稻统防统治高产示范基地、万亩高产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及上坪、碑里坪村1000亩马铃薯基地。二是园区建设来势较好。凯迪生物质电厂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三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了全州万亩粮油基地,其中百亩以上成片连块示范点9个。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操作,成为全州农村机械化率程度最高的乡镇。积极引进林之神责任有限公司,完成4000亩的油茶开发种植。加大对万坪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在做大做强“万坪豆腐”“万坪火腿”“万坪竹器”产业上做文章。央视《乡土》、《味道中国》、湖南电视台等栏目到万坪镇采风拍摄,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镇火腿、豆腐制作加工厂分别达到6家、52家,年均生产总值6000余万元。
(三)班子团结干劲美
在镇党委班子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抓党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主力军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抓实思想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新理论、新政策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常态化学习。2014年以来,教育培训党员干部350人次,组织中心组学习70课时,干部人均撰写心得体会6篇;探索实施党代会常任制,每年召开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会议纳新、表彰;党政班子成员《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学习参学率和课时完成率均达100%;镇机关76名党员干部参加《法宣在线》学习考试,成绩优良率达95%;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9万元,订阅党报党刊23个种类。二是带好干部队伍。坚持典型引路。开展“党员干部田间地头助春耕”活动,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生产难题300多个;引导党员争做农村致富带头人,联系致富项目20多个,扶持现代农场5家,发展羊、牛养殖大户16户。严格教育管理干部,用反面典型鞭策人,警示教育干部7人,诫勉谈话3人。逐级分解廉政建设目标,27个镇直单位、17个村级党支部均与党委签订了《党风廉政承诺书》。四是实施四项工程增添党建活力。实施人才“引擎工程”。注重加强村级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加快村干部年轻化步伐,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到村支两委中;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育“大学生村官”8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7名,发展预备党员8名。实施队伍“素质工程”。先后举办3期村支书培训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00人次,整体提升了基层党员综合素质。实施阵地“固基工程”。全镇实施帮困“民心工程”。开展“党员干部田间地头助春耕”活动,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00多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500多个,筹措解困资金200余万元,联系致富项目20多个,创建农业示范基地2个。五是落实经费保障。累计投入14万元,给14个村党支部添置了办公桌椅,建立了档案资料、会议记录,制作了工作制度牌。
(四)设施完善生活美
万坪镇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澧水南源河道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和平村烟基工程、杉木村、并进村土地整理项目完成验收;镇区垃圾围、垃圾桶、垃圾填埋场、主街道下水道清理工程投入使用,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卡木、杉木、农林、团结、万福等村通畅工程全面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河东、河西、岩洞、龙寨、李家等村农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并启动了杉木、团结等村农网改造;卡木、万福村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镇政府办公大楼以及总投资近1000万元的小农水建设项目已完工。2011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07个,新修机耕道60余条,硬化道路43公里,实施户间道路硬化122公里,新修水渠11.5公里,新修整修河堤9公里,11个村启动农网改造,修建村民服务中心10个,改造病险水库山塘6个,修建大小桥梁26座,实施镇区硬化工程,“一事一议”奖补工程35个,全镇共计完成基础设施类投资8.3亿元。
(五)为民谋利环境美
全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从政从业行为不断规范。加强惠农资金发放和惠农政策落实全程监督。2011年来,全镇年均粮食直补11.4万元,粮种农资综合补贴66.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7.09万元,未发生一起资金截留问题;规范村里账外资金2万元;危房改造年均帮扶对象40户以上;深入开展反“四风”专项整治活动,同比节约“三公”经费22%,缩减各类会议文件30%,清理违规用房480平方米;建立完善《万坪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制度》等制度12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0万元,60天完善了镇政府服务大厅,实现了群众“一站式”服务平台,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二是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落实新农合,完成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狠抓民政和社会救助工作,全镇落实五保供养政策146户,28名五保户实现了集体供养;扎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房屋保险工作,新建、改造各类危房140户;房屋火灾保险提标扩面;严抓控辍保生工作,确保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99%左右。三是社会环境平安和谐。坚持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2014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2015年累计排除安全隐患93处,查封非法小煤窑15处,整治非法采石场2家,查处无证无牌车辆135台次,宣传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发生率的安全责任目标。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成立了18人的镇区巡逻队;累计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80余次。
(六)未来规划前景美
万坪人民在镇党委政府带领下,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打造推动特色产业的“小康万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高速万坪”、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宜居万坪”、改善民生的“和谐万坪”。着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石漠化治理和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合理布局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绿色万坪”。追寻红色革命思想,立足万坪革命老区优势推进红色旅游,打造“红色万坪”。规范煤矿、铅锌矿和页岩气等矿产能源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能源资源,打造“墨色万坪”。继续大力发展以油菜和优质水稻为主的粮油产业,推进全州万亩粮油基地提质扩容,打造“金色万坪”。利用杉木河景区冰雪、云海、雾凇等生态景观助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打造“银色万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