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简介
益阳市高平中学由六十年代北大高材生周桂林先生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开办普通初、高中及幼儿园、小学教育。校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高坪村,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办学15年来成绩斐然,誉满三湘。
从1998年起,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益阳市优秀十佳民办学校”,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民办学校”,2004年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50强”,200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益阳市十佳民办学校。
主要事迹
他,年轻时是一名北大的高材生,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校长。
他,年老后成为“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推选为益阳市政协常委。
他,就是益阳高平中学校长——周桂林。三十年呕心讲坛,退休后再书华章。
凡了解周桂林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奇人”。“奇”就奇在他没有用国家投资一分钱,却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办起一所远近闻名的完全中学。秉持“高质量、平民化”的办学理念,十几年来,他坚持低标准收费办学,完全发自内心地为解决广大农家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而到处奔走。原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作斌在该校调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桂林校长办学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他以自由不懈的追求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灿烂篇章。
一、为民办学,艰难起步
1993年9月1日,高平中学举行了开学典礼。面对着40余名学生,面对黑压压的家长,周桂林开始讲话:“我周桂林不为名,不为利,只求我们农民子弟有书读。我们现在还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50%的农家子弟上不起初中,我就是要让我们的农家子弟上完初中,上完高中,过去,这所学校叫高坪,现在我把这个坪改成水平的平,这表明我的追求,我要把这所学校办成高质量、平民化的学校。我将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两个月以前,周桂林从欧江岔中学校长的位子上退休了。退休后怎么办?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办学上面。1994年春上,周桂林与老伴商量,要建教室,老伴一时摸不着头脑,你办学还没一年,积蓄还没一分钱,建什么房子呢!周桂林说:“你这些年喂猪存的那几万元钱拿出来吧。”老伴说:“三个孩子要读书,将来要结婚,怎么办?”周桂林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事将来再说吧。”他硬是动员老伴拿出了几万元,建了两层共4间教室,还添置了黑板、课桌椅、实验仪器设备。学校没有操场,没有跑道,没有篮球架,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条件,这又是困扰周桂林办学的一大问题。一天,周桂林经过橘子林时,突然横下一条心,要把橘子林推掉。老伴说,你别傻了,橘子林每年要结几万斤橘子,纯收入一万多元。周桂林说:“最大的问题是要把学校办起来。每年损失万把元算什么!”他硬是把 “下金蛋”的橘子林夷为平地,建起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操场。周桂林的决心和魄力何其大,学校也与他的决心和魄力一起成长。1999年,一幢3层6间达1000平方米的教学楼竣工了,同时一个礼堂也竣工了;2000年,周桂林起了一幢4层教学楼,一幢住宿楼,一幢食堂;2001年,他起了一幢5层的宿舍楼,一幢5层的科技楼……现在高平中学发展成为了一所拥有师生3300多人,校园占地420亩,校舍面积90000多平方米,固定校产达6800万元的省级先进民办学校。
二、办学难,钱是第一大难。
2001年的元月,学校账面上的钱都用在基建上,而学校一次性就要发出工资38万元,如果不解决这38万的问题,聘请的教师就留不住,学校就会毁于一旦。
周桂林发动老伴、儿子、儿媳到处借款。在凛冽的寒风中,周桂林辗转于长沙、湘潭等地,他找老朋友、老同学,谈自己的理想追求,谈自己的困难,终于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借到了所需的钱款。
为了省钱,他没有吃过一餐像样的饭。到长沙、益阳等地办事,他或是带几个馒头,或是吃三元钱的盒饭。他从来没叫过的士,每次都是挤公共车。有一个深夜他从益阳市搭车回欧江岔,欧江岔隔学校还有十来里。摩托车司机要5元钱,他最后选择步行。他说:“要节省每一个铜板,用于办学。”为民办学,就这样艰难地起步了。
2004年,是高平中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牌。这一年,他以惊人的胆量,凭诚信公开招标基建队带资建设,新建了4栋教学楼,3栋师生公寓,一个大食堂,是年下学期开学,学生达5300余人。
三、为民着想,降低费用
2002年6月的一天,周桂林主持召开高平中学校务会议,议题是学校的收费标准。有的说:“学校规模大了,名声响了,聘请的教师档次高了,收费标准应该提高了。”周桂林说:“我们创办的学校是平民化学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办校宗旨,这些年,农民的收入还在低水平上徘徊,我们就要为民着想,费用不但不能提高,而要降低标准。”周桂林拍这个板,人们并不感到惊奇。这么多年来,每次讨论收费标准,周桂林总是力排众议,把收费标准尽量定得低些,低到绝大部分群众都能够接受。更可贵的是,学校中途从来没有多收过一分钱。就是班级的报刊费用、试卷费用、资料费用都是学校支付,从来没要学生交过。周桂林说:“这是我的承诺,家长要承受得起,困难的家庭要承受得起。”困难家庭的学生要上得起学,周桂林内心时时刻刻萦绕这个问题。一位学生,父母双亡后,决定不上学了。开学后几天,周桂林知道这个消息,与儿子周曼一起,坐了几十公里的汽车,来到了他家。当看到破旧的房子和几件油漆斑驳的家具时,周桂林非常激动。他对孩子的爷爷说:“孩子的书还是要读的,学校免收他的全部学杂费。我们保证他读完中学。”
周桂林由此想到,怎样为不幸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子女排忧解难,他决定设立助学金。他规定,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如父母无劳动能力、父母双亡或天灾人祸等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学校视情况分别发放助学金,每生每期100—500元不等,有的实行全免学费并发给生活费。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赫山区泉交河镇联兴村学生谢奠凡家庭经济困难,在高平从初中到高中的费用全部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了学业,2006届高考他以理科610分的成绩被湖南大学录取。2008届的李征同学也一直受到周校长的资助,在今年高考考出赫山区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象谢奠凡,李征这样享受全免学费并发给生活费的学生每期都有不少,助学金和奖学金,一年加起来就是100多万元。
四、为民办学,提高质量
如果说高平中学的平民化,和办学者周桂林一样有点与生俱来的味道的话,那么,它的高质量似乎令人无法相信。因为,高平中学的学生,90%以上是没考上高中的潜能生,生源上就不具备高质量的基础。但周桂林用铁的事实证明了高平中学的教育质量。 有一个班有38个“顽劣儿童”。当年招生后,许多好心人来告诉周桂林:“你招其中一个都不得了,全部收进去,只怕连教室都会抬起来!”“我就不相信教不好他们!” 在周桂林眼里,这38个学生比什么都金贵,他告诫自己和老师们:只准教育成功,不允许一个掉队。怎么教?赏识他们!相信他们!周桂林不止一次对老师们说: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只要我们去赏识;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要我们去培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学生邓勇,来自望城县某中学。报名时,其父对周桂林开诚布公地说:“我小孩很顽劣,在原学校谁都说不得他,为此,他打烂过三块黑板。听说您有绝招,就送来了。好,就让他留下来;不好,我不退学费。”“烈牛子有三脚犁。邓勇总有和别人不同的长处,我相信他会进步!”初次见面,周桂林给予邓勇的是暖心窝的见面礼。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桂林再忙也不忘一日三餐问邓勇饭菜合不合口味,学习赶不赶得上班,要求自己严不严格。每当听到班主任老师告诉他邓勇进步的消息后,周桂林比中了头彩还高兴。第二次月考后,周桂林听到邓勇的成绩由第一次月考的倒数第一名进入班上前10名时,周桂林像一个小孩子,按捺不住心头激动,迫不及待地带上奖状、奖金和试卷,和班主任一起,用单车驮着邓勇前往家访。
周桂林和老师们搞赏识教育乐此不疲,用吹尽狂沙始见金的耐心,把一个个顽劣学生转化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学生。如果我们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把高平中学招收的学生比作三类苗(一类被重点中学录取,二类被一般中学录取)的话,但高平中学结出的却是一类果。2006年高考,高平中学800名学生参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超过了94.8%,本科上线380人,重点本科上线65人,名列赫山区普高榜首。2008年高考更是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整个赫山区的高中当中,我校文科上线数名列前茅,其中文科学生重点本科上线数除了箴言中学外,就只有我校和益阳市16中学各有2人。赫山区理科直升生第一名被我校李征同学夺取。二本上线人数创新高,受到赫山区教育局的肯定和赞扬。高考捷报传来的同时又传来喜讯:本届高三100班的梅亚平同学荣获《中国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大赛》的金奖。“其实,别人所说的‘高平现象’,那是对我们的鼓励。我们自己的理解是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但抓智育必须首先抓德育。”校长周桂林一语中的。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民办学校的“高质量”与“平民化”,犹如“熊掌”与“鱼”,得其一已难,要兼得就更难。为了不顾此失彼,许多民办学校要么选择“高质量”,即用高标准的设施设备建设,用高薪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来吸引大批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送子女享受“高档次”的教育;要么以低标准、低质量、低收费来帮助部分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周桂林从一开始办学,就打出了“高质量、平民化”的旗帜,立志让老百姓的子女花比较少的钱享受比较好的教育。周桂林做到了,他的法宝就是“三精”:靠精神感人、靠精打细算、靠精心管理。
高平中学自1993年创办以来,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滚动发展,到2008年,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校园面积达450亩,校舍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2006年共办83个教学班,拥有教职员工380多人,学生5000余名,有多媒体会议室和多媒体教室、师生公寓、浴室、电子图书室、一流的实验室、体育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并成为长沙市第一中学的远程教育基地。2008年学校还给每间教室安装了新空调,投资80多万,而远程教育也深受广大学生欢迎,设备越来越先进。创造了民办教育的奇迹,他的成功靠什么?靠一个老共产党员为民办教育的奉献情怀,靠的是“高质量、平民化”的为民办学思想!这就是周桂林为民办学成功的奥妙所在。
2003年1月3日,经教育部批准,周桂林被授予“全国首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光荣称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同年12月当选为益阳市政协常务委员。2004年,被邀请参加中国国际组织研究会,成为该会高级研究员。同年荣获中国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2006年被评为“湖南十佳民办学校举办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近七旬的周桂林虽有老之将至的感觉,但他仍然雄心勃勃。
2006年5月,上级教育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湖南高平教育集团,先后发展了高平小学、益阳高平迎丰中学、湘阴慧丽实验学校、益阳市职业综合中专、常德津市三中、桃江六中、长沙林湾美术学校等7所分校,整个教育集团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学生1.6万人,校产1.4亿元,成为湖南民办教育的品牌。他说,他要干到80岁后再休息,他要把高平中学办成省级示范性中学,把高平中学办成一所用现代化思想武装的“高质量、平民化”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