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032

何运才 益阳森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个人事迹


    何运才出生于湖南沅江市子母城乡,是喝着洞庭湖水长大的农家子弟。当他一次次目睹和经历洞庭湖洪涝灾害给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的时候,如何改变湖区农村面貌,造福农民就成为他毕生的追求。随着国家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快车道。党和国家提出将林业做成能带动地方经济前行的支柱产业,明确了建设现代林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益阳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在山丘区和平湖区发展楠竹与南方型杨树的“两南”林业发展战略,并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何运才认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时机已成熟。2003年,在益阳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何运才创立了益阳森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六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在创业路上,他面临和接受着各种风险与考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但何运才始终认为,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最苦最累也要走下去,最重的担子也要扛下来。“让利于民,造富于民,造林为民”的理念支撑着他走过这段不平凡的创业之路。六年来公司累计投资1.5亿元,造林15.8万亩,主要分布在益阳、岳阳、长沙三市的资阳、赫山、沅江、湘阴、望城五县(市、区),并建立优质良种苗圃基地两处,总面积1000亩。经过精心培育,林木生长旺盛。总资产已达4.4亿元。形成了规模较大、势力较强、科学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有序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何运才这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新型企业家抓住时代机遇,冲破传统意识的束缚,遵循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专家为主力,引领公司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六年来森华公司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湖洲造林,抗洪保垸保民安。由于历史的原因洞庭湖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自然环境恶化洪水连年泛滥,给湖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洞庭湖南岸沿湖约100公里的湖洲防护林,有的已倒伏死亡;有的因树种或树龄老化而枯萎,基本失去了防浪护堤功能,还有的原本就是一片片荒洲,湖洲造林与更新改造,建设新的防护林体系成了当地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何运才为此踏遍了沿湖的乡村,实地勘察洪水肆虐后遗留下的荒凉土地,经过慎密谋划,一个以益阳市资阳区民主垸外湖洲为中心的洞庭湖南岸湖洲防护林改造计划在当地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付诸实施。仅六年时间,昔日的荒洲变成了绿洲,沿南洞庭湖百里长堤放眼望去,一片片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杨树,成为了湖洲防风避浪的一道绿色屏障。据有关部门估算,南洞庭湖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在一般年份每年节约国家护岸成本300万元以上、防汛经费200万元以上,灾情严重的年份,两笔费用可节约千万元以上。直接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且对保护沿湖数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兴林抑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在创业和发展的道路上,何运才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洞庭湖区历来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点疫区,严重危害农民的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在湖洲造林过程中,何运才主动与林业部门联系,积极开展“兴林抑螺”工程。他不惜加大成本,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构建血防抑螺有效安全机制:1、开沟筑垄、填埋钉螺。即采用挖机将所有开发地挖沟筑垄,既抬高了湖洲高程,又填埋了钉螺,且又加深了低洼地(沟),有效地抑制了钉螺孳生;2、开挖隔离沟,抑制人畜感染。为了阻断人畜入湖,在资阳区民主垸和湘阴县湘滨垸堤外平台开挖宽40~60米、深1.5~2米、长近百里的深水隔离沟,阻断或抑制人畜入湖感染血吸虫病;3、修筑人畜隔离墙。即在民主垸、湘滨垸大堤外肩修筑高1.5~2米、长近百里的隔离墙,以此阻断人畜入湖。通过实施上述三道血防阻断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钉螺的繁衍,基本控制了人畜入湖,切断了人畜感染的恶性循环链。疫区人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0.9%,农民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三、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一是为当地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六年来公司员工中除了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外,绝大部分员工和季节性用工都是清一色的当地农民。到目前为止,公司用工工资额达1160多万元;机械化整地工程耗资4300万元,通过在公司打工和机械作业,成就了当地一批万元、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的农民富翁。第二是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公司成立初期,所需造林苗木都为当地育苗户提供。据统计约200多万株,每株以1.5元收购,农民收入达30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16000户农户种植速生杨,何运才和他的团队无偿指导和传授造林抚育技术,为农民增加了一笔持续、稳定的收入。第三是深挖土地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垸内3万亩造林地原来主要是荒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坡耕地和低洼低产、易受灾(俗称甩亩)的田土,因此,这些土地由原来60~90元/亩的收入增加到150~200元/亩的收入,平均每亩增值近100元。上述三项为当地约17000户农户增加收益6000多万元,户平增加收入约3800元。他的事业兴旺发达,必将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按目前林木长势分析,每亩将可生产木材12立方米。那么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20万亩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第一个轮伐期将可获得木材240万立方米。按当前最保守价格850元/立方米计算,木材总销售收入达20亿元,可增加国家税收约3亿元。
    四、四旁绿化,美化农民生活环境。立足于湖区发展林业的何运才,为改变垸内生态环境,扩大生产规模,他果断的与资阳区民主垸、长春垸等八个乡镇签订承包四旁和低洼低产、坡耕地造林协议。3万多亩的速生丰产林使垸内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条条渠路林荫化,处处山坡披绿装的格局。为创环保新村,美化农民生活环境,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扶贫帮困,热心于农村公益事业。董事长何运才热心于农村公益事业。近年来他捐资乡村修路、支持教育事业、扶贫帮困、救助重症患者、资助贫困学生等,总计近200万元。
公司突出的业绩和董事长何运才对社会的贡献,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多次获得了省、市、区“十佳造林模范”、“绿化三湘贡献奖”和“十佳造林大户奖”;2005年12月荣获首届“中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2007年成为中国骄傲·第五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从而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有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速丰办主任陈道东、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省人大财经委主任葛汉栋、省发改委主任蒋作斌等领导多次亲临公司杨树基地视察,并对森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做大做强企业,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是:在五年内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资产再增10个亿的奋斗目标。具体措施是实施多元化经营。
第一、采取租地造林、林木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扩大公司规模,壮大经济实力:首先,计划在益阳市资阳区刘家湖芦苇场湖洲荒滩投资1813.5万元新建速生杨丰产林基地2万亩;其次,在益阳市投资7500万元收购4—5年龄商品林基地3万亩;再次,在益阳市资阳区杨林坳镇租赁2万亩丘岗山地,投资2016万元用于建设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
    第二、今年元月在资阳区长春镇承租土地3000亩,注册成立了益阳湖乡情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将计划投资1.08亿元,打造成湖南首屈一指,集美食、住宿、旅游、垂钓、观赏于一体的五星级现代农业休闲娱乐旅游中心。从而使观光农业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目前,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第三、从国外引进一条最先进的年产10万立方米的高密度板材生产线,实现林木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升产业附加值,将森华建成多元化于一体的集团公司。
    何运才坚持以诚信为本,有决心、有信心把森华打造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拉动资阳乃至益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