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黄伯云:把才智献给祖国


    黄伯云,男,1945年生,湖南益阳人。粉末冶金专家,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3月28日,黄伯云教授接过胡锦涛主席亲自颁发的奖状,他以自己的成功结束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

    这一刻,让黄伯云院士终身难忘。虽然,走上领奖台只有短短的几十步,但黄伯云却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

    经过20年的奋斗,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研制出来的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刹车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和法国之后,第四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1945年,黄伯云诞生在洞庭湖畔的湖南南县,浩瀚的洞庭湖的汹涌波涛陶冶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

    24岁,黄伯云从当时被称为亚洲最好的矿冶学府——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并留校从事材料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矢志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他,冷对变幻莫测的“文革”风云,一心扑到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10年之后,黄伯云参加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公费出国留学人员英语统一考试,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留学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1980年赴美学习。

    1988年,黄伯云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美国一些大公司、大学和科研机构争相高薪聘请他去工作,并许诺帮他及全家拿到“绿卡”。 但他深知道自己留学肩上的担子的分量,反复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当年5月,黄伯云毅然携妻带女,回到了岳麓山下的母校——原中南工业大学,到学校粉末研究所工作。他说:“我要回到我的祖国去,我要把自己的才智奉献给我的祖国!”

    回国后,黄伯云把研究目标锁定在当今世界航空制动领域最先进的材料——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研制上。

    在此之前,由于我国没有掌握飞机刹车片这种材料的制备技术,每年国家为进口要花费数十亿元的外汇。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黄伯云决定啃一啃这块世界材料领域的“硬骨头”,他要在自己研发的材料技术上深深地印上“中国”两个字。

    于是,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攻坚战。他们没有节假日,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干就是20年。
在6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经历了无数次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2000年春节,在一次重大的实验失败之后,许多人心灰意冷,甚至提出放弃。但黄伯云却异常坚定,他含着眼泪对大家说:“这个项目事关航空安全和国家尊严,我干定了,就是把我这条老命搭进去,也要干成!”

    1年多后,成功终于降临,黄伯云终于让无数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炭原子听从指挥,有序排列,形成了完整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2003年9月20日,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试飞试验全部完成,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终被改写。

    黄伯云教授于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粉末冶金联合会主席,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

    近年来,他还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攻关项目等10余项。



Copyright@2001-2009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