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盘振玉:瑶山深处的一枝红烛

    盘振玉,女,1966年生,湖南郴州人。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垅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获 “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许多回忆都慢慢淡忘了,唯独您的教诲终生难忘,刀砍不去,火烧不掉。您总是教育我们学好本领,走出大山,报效祖国,而您却20年如一日固守大山,我知道,您是为让我们过上崭新生活……”这是盘振玉当年的一个学生给盘振玉的来信。至今28年,盘振玉始终坚持在湘南大瑶山区任教。28年里,她送走了300余名山里娃,昔日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飞出了13名大学生。

    1982年,16岁的盘振玉被当时任村支书的父亲说服,放弃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走上了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垅村小学的讲台,当了村里唯一的老师。

    五马垅村人口不足240人。2000年前,这里不通电,不通邮,不通电话,不通公路。五马垅小学就处在此瑶山深处,距离山外30多公里。大瑶山的孩子,因长期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中,往往性格内向,自卑感强。面对这些孩子,盘振玉始终坚持:“我要努力让山里孩子和山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

    为了这个目标,她严格按教学计划开齐所有课程,坚持用“双语”(普通话、瑶语)上课,自制上百件音乐、美术、体育教具。28年来,五马垅小学在全乡一直名列前茅,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学生合格率都达100%。

    “老师”、“妈妈”是孩子们对盘振玉的称呼。山区居住分散,上学路远,部分学生在校住宿。为了照顾他们,盘振玉既当老师又当妈。除了上课、备课、辅导学生,还要给学生做饭、烧水、洗衣服。从学校到乡卫生院往返要一天时间,她不得不自学了医护知识。学生拉肚子、胳膊脱臼等常见伤病,盘振玉都能就地解决。

    在盘振玉心中,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改善学校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像样的“家”,是盘振玉多年来日思夜想的事。为修建学校,她与丈夫借钱购建筑材料,争取拨款,学校有了水泥地板白粉墙,油漆大门玻璃窗,带领群众修建了一条瑶山通往山外的公路……更值得骄傲的是,在她的积极呼吁下,2007年湖南省电业局捐资兴建了五马垅光明希望小学,学校成为瑶山中最漂亮的房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盘振玉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虽然村民和学生担心她调到山外去工作,她也曾有几次机会调到山外工作,但她却选择了留下。她说:“像我这样懂双语的教师不多,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为了这些孩子,我愿一辈子与大山厮守。”

    乡里调整学校布局,五马垅村梨树坪两个村民小组的意见就一条:“学校怎么调整都行,但盘老师不能走。”乡亲们的信任是对她最高的奖赏。



Copyright@2001-2009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