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园村
大园村位于绥宁县东部,与城步县接壤,距绥宁县城约18公里。大园村为苗族村寨,共8个村民小组,360户1340人。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桃、李、湘南蜜柚等,经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贫困人口较多,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是国家级少数民族高寒山区村。
大园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农田1019余亩,山林面积4280亩,其中公益林面积500亩,2013年补偿标准为15.5元/亩,但与造林每年150元/亩的收入相比差距较大。
大园村于2009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月被省授与“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3月11日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6月入选“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寨名录。2014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2015年8月“爸爸去哪儿”节目拍摄地。
诗境画意古苗寨风淳俗浓大园村
大园村位于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中部,距县城l8公里,地处雪峰山南狭长的谷地中。古有湘黔古驿道主干线从村境内通过,并设有驿站,今有省道S221和武靖高速连接线从村旁穿过,省道S3l9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大园村不仅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古建筑群和苗族的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2009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月被省授与“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3月11日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6月入选“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寨名录。2014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大园村是全国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拍摄过《那山那人那狗》《战火童心》《秋收起义》等多部影片和电视剧,央视多次到大园拍摄新闻纪录片,有《今天姑娘我最大》《绥宁人家的牛事》等等,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3》也以该村为主拍摄了一期节目。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4280亩,村庄占地面积300亩,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有8个村民小组,360户1340人,该村是一个古老苗族村寨;主要
产业以旅游和农业为主。
山水村庄美
大园民风淳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田园牧歌景象,具有桃花源里的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古老的苗寨与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犹如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令人赏心悦目。在大园荣山这块丘陵岗地上,其背靠山体不高,松枫繁茂,草木葱茏的后龙山,寨前一条清澈的玉带溪流,由东向西环绕而过。沿溪流冲积呈条带状的平地,成为稻浪万顷的千亩良田。
1、整体风貌。
大园苗寨座南朝北,背靠后龙山,前照玉带河。其地大荣山,形似一艘船。杨姓家族四兄弟分别在老大门口上泮片、湾里片、凉亭里片、石板桥片建成四个聚居点,并借助铜鼓石道首尾连接成为一片大园。
现在大园村寨内较完整地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构筑物,建造时代特征明显,石、砖、木制作工艺,带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碑记、匾额、遗迹、墓葬、古巷石道、民俗器具,节日祭祀活动,民居庭院等都清晰地记载着大园从唐宋时期以来村寨聚落。
大园苗寨古建筑群贯穿“天人合一’’的选址理念,其建筑布局,营造法式,空间利用,工匠技艺等积淀着五溪文化丰厚底蕴;是镶嵌在大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
2、农房院落。
大园现有公共和居民房屋402处,村寨内沿石道两旁营建的二层封闭式三合庭院高低错落,造型雅致;而这种面阔三间或五间的二层封闭式三合庭院,均以正厅堂明间为中轴线,并在其四周用封火墙及清砌围墙围合,形成宽敞的内院活动空间——天井。干砌叠涩的封火墙轮廓线均用白粉勾边,古朴明快;正屋为面阔三间或五间的硬山建筑,屋面覆深褐青瓦;穿斗木构架。正屋两侧为厢房。因气候,厢房面阔不大,均系二层楼层式,’二层一面挑出辟“走马楼”,或二层两面挑出的“转角楼。厢房窗、栏雕饰多以花、草、动物象征吉祥、幸福。由于正屋与两侧厢房的布局限制,院内天井和排水沟突出了内空间范围的轻重和虚实感,使人亲临其境而倍感协调与均衡,即发思古之幽情。大院正面右侧建穿斗木构架“重门一座;左侧开小门一间,以供牲畜关放方便之用。整座庭院围护自成一体,各户之间以铜鼓石巷道分割开来,经纬分明。前屋后院交差分布在同一条轴线上,近走高墙深垒,曲径通幽;远眺鳞次栉比,美不胜收。
3、乡村要素。
大园苗寨古建筑群是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结合,是集建筑艺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田园风情等之大成,刻意求真于功能所需的历史产物。
大园苗寨古建筑群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石、砖、木的精妙运用,建筑格局因地适宜,建筑工艺古朴大方,具有苗居显著的特点,鲜明的特点,鲜明的地域技艺特色。大园苗寨古建筑群所保存下来的是宋至清时期原真的建筑组群实体。通过这些古建筑承载的工艺技术,材料质地,制式特征,主体结构,建筑选址及布局等,反映出宋至清以来大园苗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诸方面兴哀成败的历史事实。文物古建筑有:始建于宋代的土地庙,是当地苗民祈神设祭,消灾除难的祭祀建筑。三公同心路(即昌质、昌禹、昌协)为诫勉走出家门后重归故里的村民的一条石头路。三鳣堂是专供村寨,学子讲学课子的场所。4条总长度1800米的铜鼓石铺墁主巷道,把各家各户联系贯通。安葬于荣山的宋朝时期的金紫光禄大夫杨光裕墓。颇具规格,功能齐全的店铺、驿馆,这些都是诠释大园苗寨明、清时期商贸交往兴旺与发展的实物见证。1 03栋宋元明清时期的形制各异,浑厚古朴的山墙翘角和穿斗抬梁木构架迭层楼屋鳞次栉比,构画出大园苗寨一幅极具魅力的古典聚落村寨风情画。村内有古飞山庙一座,古寺庙一座,玉带河上有明朝修建的石拱桥一座,后龙山有千年古树22株,300年以上的古树408株。
4、传统文化。
大园苗寨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土著苗民居住,自唐贞观二十一年(647),松外蛮之一酋长杨同外、杨剑松等受朝廷招抚封官赐地后,朝庭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在湘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诚徽州为羁縻州,封杨再思为诚徽州刺史。杨再思把诚徽分为十峒,命其十子统领,其三子杨正修领赤水峒,后来其孙杨光裕开始在其领地皇家冲一带安居乐业。宋太平至宋熙宁年间(976一1077)宋王朝为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距皇家冲仅2里之地设置关峡砦,并筑城池。此后,皇家冲便更名“大园”。有鉴于大园是过往商贾游客的必经地,起着拱卫城堡,联通四方,进出要塞的歇息暂留地。因此,大园村寨的建设更是颇具规模,其发展速度与日俱增。
历史上的大园苗寨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史底蕴厚重。古时为湘西南苗疆要区的交通要冲。大园苗寨民族风情浓郁,至今还保留着苗族许多习俗。大园苗寨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大园人善于歌舞,歌舞形式丰富多彩。大园的挑花、刺绣、竹艺、万花茶、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大园的吊龙舞、吊龙歌、草龙舞、祭牛、斗牛等独具特色。大园是苗族巫傩文化发源地之一,现今这里的巫傩文化还保存得较为完整。苗族四八姑娘节是这里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园苗寨物产丰富,有乌梅、八龙板栗、野生灵芝、香菇、竹笋、桐油及各种名优特小水果、名贵药材等,有名贵食疗珍禽雪花乌骨鸡、黑羽乌骨鸡黄麻羽乌骨鸡等,有味道极好的铜鹅、铜鸭和山羊、土花猪,素有“食不离酸’’的苗家酸菜多达20余种,各种干菜如腊肉、猪血丸等。苗家传统食品传承至今,保存完整,苗家竹篮米粉肉、飘香的油茶、精美的工艺万花茶、香醇的米酒、乌锃幽亮的黑米饭,还有山区群众丸子、干笋、干家菜野菜多达50多种。
文明和谐美
大园苗寨都是杨姓大族,是一个文明程度很的苗寨。这里民风淳朴,文明和谐。苗寨里有三字祖训:“勤、俭、和”,大园苗寨人千百年来就是按照这一祖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人勤于劳作,远近闻名,是关峡苗乡公认最勤劳的村民;小孩勤于苦读,人才辈出,现今在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各类技术人员就有500多人。大园苗寨到如今还有着节俭持家,不讲排场,不事奢华,红白喜事的操办在全县村寨中,费用支出是最低的。大园苗寨讲究家庭、邻里、邻村的和睦相处,千百年来从未发生过族群间的械斗,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化拓溪水库8户移民落户大园村,大园村民把移民当亲人,给与了大量的帮助,如今这些汉族移民和当地苗族村民早已融为一体,成为苗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村支两委班子团结,工作有力,村里群团组织活动正常。2008年组建了苗寨民俗演出队,巫傩文化、舞草龙、斗牛、苗族插绣等民俗文化活动都确定了传承人。2012年以来,大园村陆续成立了山歌、插绣、巫傩文化、传统食品等文化保护传承协会。
生态环境美
大园古苗寨多少年来一直藏在闺中人不识,自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在这里拍摄上演后才名声鹊起,引起了的关注。之后有很多专家学者和艺术界人士到大园考察调研,确定了大园古苗寨的保护价值。大园苗寨的群众对村寨的保护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义务出工、自愿集资修缮房舍恢复古迹。大园苗寨还成立了以退休公务员、老师和文物保护热心人组成的义务文物保护小组,他们深入到各家各户宣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村寨风貌、古民居、古树群得到较好保护。
大园村己于2009年完成了自来水工程,全村居民用上了清洁安全自来水,安装了50处消防栓。对1 61户实施了改侧;对60户进行了无公害化厕所改造;修建了76口沼气池,人畜粪便得到了有效处理和科学利用;大部分村民均建成了水冲式厕所。140户修建了浴室,安装了现代化淋浴设施。村里为全村每户发放垃圾桶2个,多用焚烧炉1个,公共场所摆放垃圾桶115个,聘请了4名清洁工每天清扫垃圾及时焚烧。定期消灭“四害”。2009年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村民用上了放心电;2013年拉通了电信宽带光缆网络,可以通过宽带上网,村内还实现了移动、电信、联通手机信号全覆盖。
组建了一支40人的消防应急分队,配置了一台消防泵,在冬季安排专人巡夜打更。村里还组建了20人的治安巡逻队,是县里的平安村。注重植被保护,建房选址合理,是无地质山洪灾害隐患区,是游客旅游的放心地区。
生产生活美
大园村民出行非常便利,省道221和武靖高速连接线从村旁穿过,省道S319从村中穿过,村民购置小车百余台,摩托车67台。建立了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村民购置电脑38台;201O年建成了农家书屋;村支两委投入3.5万元购置了一套音响设备,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建好了村级卫生室,村民看病可在村级卫生室使用医保卡付款。村民子女入学率100%,就读本村学校。
近年来,依托苗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带动了传统工艺、种养业和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为村民拓宽了就业门路,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快速提高。目前,村内有农家乐11家,观赏苗木400亩,无核高品质葡萄园100亩,优质小水果园350亩,油茶林300亩,乌梅1 60亩,八龙板栗120亩,养殖名贵食疗珍禽5000多羽等。村民还将一些传统工艺转化为旅游产品,苗族插绣、服装等都有了一定规模的加工生产。近三年来,依托旅游经济带动的相关产业,大园村年人平增收1600元。
注重改善民生,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均为100%。注重加强诚信和法制教育,村民文明守信,遵纪守法,近5年来无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上访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