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衡阳县司法局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促进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局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依法行政、司法所建设等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
一是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提升了化解社会矛盾新水平。大力加强组织建设。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全面推行人民调解“村为主”,完善三调联动衔接配合机制,大力发展驻检察、驻法院、驻公安、驻医院、驻劳保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同时加强与乡镇和单位的沟通,确保财政转移支付有专项资金用于人民调解办案补贴及网络建设。大力落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日常排查与重要时期、敏感时期排查相结合,把握动态、定期分析、快调速处,防止“纠纷上交,矛盾上行”。大力化解矛盾纠纷。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5年来,全系统共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516件,调处成功28089件,调处成功率为98.5%。司法干部直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836件。
二是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了特殊人群管教新水平。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矫正质量稳步提高,全县共有社区矫正对象399人,已正式接收184人,已为56名矫正对象配发了司法E通(GPS定位手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以内。不断规范安置帮教工作。全县共有刑释解教人员786名,有180名刑释解教人员在本县安帮基地成功实现过渡性就业,帮教率100%,就业率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不断推出创业典型。5年来,共举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典型事迹报告会或座谈会10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着力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了法律服务工作新水平。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重点建立健全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法律服务机构与全县218个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实现了全面对接。法律服务行业有效监管。加强了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的规范化建设,净化法律服务市场,5年来共查处打击“黑”律师、“黑”法律工作者26人,查处司法鉴定违法违规案件12件,有效促进了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公证服务水平大力提高。5年来,全县共办理各类公证1302 件,公证法律咨询6346人次,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法律援助品牌牢固树立。始终践行“应援尽援、群众满意”的承诺,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全县26个乡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891个村、44个居委会(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5年来,全县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126件,援助案件由最初的15件/年上升到现在210件/年,增长了14倍。
四是着力创建法治衡阳,全面提升了法制宣传教育新水平。“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展开。全县法治创建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障有力,措施完善,成效显著。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每年都重点组织开展了“5月农村法制宣传月”、“9月青少年法制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由普法办牵头,26个法治单位为主体,5年来在县级户外媒体、时政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开展法制宣传达36000分钟以上。全县共举办法制宣传讲座和法制培训会4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3.5万余份,受教育群众86万余人,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法治窗口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升了村(社区)和窗口单位的法治化管理水平。5年来,全县有38个行业被评为全省“依法办事窗口单位”,75个新农村示范点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每年都参加了年度学法集中考试,成绩均在网上予以公布,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治县能力,得到了省市领导好评。
五是着力建树队伍形象,全面提升了公正廉洁执法新水平。狠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年来,重点开展了“创群众满意”、“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干警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警民、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工作更加有力,司法行政工作成效更加明显。狠抓政风行风专项治理。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和廉政建设之中,要求全体干警以超前的意识、务实的作风干出业绩、擦亮本色。5年来,在每次全县政风行风督导评议中,42个基层(窗口)单位深得督导组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全局干警无一起违法违纪案件。狠抓群众工作落实到位。重点开展了省司法厅组织的“应对金融风险、促进富民强省”、“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和县委政府、政法部门、省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的一系列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通过与群众“心连心”交流、“面对面”化解、“手牵手”帮扶,切实提升了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5年来,共走访群众12.7万户,慰问特困户343户,送去慰问金22.5万元,为基层群众解决困难62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