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大队现有民警职工24名(其中民警20名,职工4名,中共党员15名),该大队的主要任务是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HIV等特殊病违法犯罪人员(以下简称特殊病人员),截至2012年2月底,共收治各类特殊病违法犯罪人员451名,其中HIV违法犯罪人员271名,非HIV特殊病违法犯罪人员180名。
该大队民警职工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确保了大队改造秩序持续安全稳定,为维护衡阳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优异的工作业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10年度被衡阳市委政法委评为衡阳市政法系统先进单位;2011年分别被省司法厅、衡阳市司法局评为全省、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被衡阳市司法局评为先进集体;2010年、2011年连续二年被本所评为先进集体。
一、大队班子团结务实,队伍整体素质高。作为直接管理特殊病人员的基层大队,如果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作风过硬的民警队伍是完不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该大队民警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们经常提醒自己要如履薄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是从严治警。在所精细化管理考核的基础上,大队又根据本队的实际,拟定了考核细则,依据考核规定严格考核。有一次,一名资深民警值夜班时睡觉被大队领导发现后,不仅在全队民警大会上给予了严厉批评,而且按规定给予了扣分处罚。二是以情暧警,努力为民警、职工办实事、好事,尽一切可能为民警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该大队领导对民警职工生病住院、家有红白喜事、家庭发生纠纷、家庭遇到天灾人祸等都给予关心慰问。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党风廉洁、执法执纪、职业道德等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民警、职工队伍素质。四是大队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全队民警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教管特殊病人员积累了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称赞。
二、打造特殊病违法犯罪人员隔离管理品牌,开创全省先河。一是扩大收治范围,收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2011年又与城区和祁东等县市区签订了收治管理协议,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有力地打击了各县区市特殊病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城区“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增强,民调显著提高,社会反映良好,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收治人员情绪稳定,服管服教。二是发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开展工作。该大队民警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严防死守,通过严格规范、科学文明管理,积极探索以人为本,人性关爱,心理疏导,个体救助等矫治康复途径,建立疾病救治绿色通道和后续照管机制,确保了大队的安全稳定。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拓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内涵。民警坚持依法严格,机智大胆、不畏艰险的工作作风,同时积极探索特殊病人员的自我管理方式,开展同伴管理教育,引入花草疗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特殊病人员看到自己精心呵护的花草竞相盛开,体会到劳动付出带来的成就和乐趣,纷纷表示是专管大队民警给了他们信心、希望和新生。四是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矫治氛围。工作中坚持做到不逃避、不歧视、不放弃,注意执法用语的规范,不伤其尊严;鼓励特殊病人员同伴教育和自我管理,同时关心关爱并举,每天坚持提供一个鸡蛋、一顿荤菜,每月2斤白糖,一袋奶粉,并按人平每月12元标准定期召开座谈会、联欢会,邀请社区、办案单位、家属、志愿者参加,组织特殊病人员学习太极拳,美化绿化居住环境,用温情营造和谐温馨的改造氛围。
近几年来,该大队民警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确保了场所的安全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成功的转化了许多危险、难改人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人生的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