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为民谱华章
---新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康正刚先进事迹
康正刚,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新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自2004年8月任职以来,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奋勇拼搏,该县人事人才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他领导下的人事局2006年起连续五年被评为市人事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县文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自2004年起新邵县连续多次被评为省、市落实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他个人也数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2007年、2009年两次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优秀领导干部,2011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届当选县委委员,连续四届当选县人大代表,特别是他作为全县绩效文明考核办公室主任,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该县绩效文明考核综合排名全市第一。他用勤奋、智慧和赤诚书写自己亮丽的人生,也为新邵这片厚重的土地描绘灿烂的画卷。
勤学练就硬本领
他勤学业务。2004年8月,康正刚同志从县水利局调任到县人事局担任局长。对他而言,这是全新的工作,面对人事人才工作量大面宽、政策性强的特点,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近年来他记录人事理论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5本,约40余万字,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十余篇。《如何发挥乡镇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对农村人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曾获得全省人才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他亲自修订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17项管理制度,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在他的带动下,人事局学风浓厚,作风过硬,行风清正,干部素质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他广纳贤良。针对该县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优秀人才缺乏,已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他立足实际,深入各单位广泛开展调研,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亲自拟定了《新邵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新邵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若干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落实“人才强县”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几年来,他带队参加省、市举办的人才招聘会10余次,深入省内外高等院校30余所,组织召开了新邵县人才供需见面会5届,共为新邵引进高素质人才300余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0人次,使全县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增强了人才队伍的活力,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他开拓创新。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他积极推行考录工作“六公开、三监督、三保密”的工作机制,即公开考录指标、报名条件、录用程序、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录用结果,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主动实施试题保密、评委保密、体检地点保密。这一做法在全省作为典型推介;他认真抓好省定为民办实事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改进考评办法,加大经常性督查和调度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上级分解到该县的任务。同时他也高度重视项目的后续管理,确保实事项目建一处,成一处,确保每一个实事项目发挥最大效益。他的做法在全省为民办实事经验交流会上得以推荐,两次在省为民办实事总结表彰会上做典型发言,并荣记一等功,新邵县也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落实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
勤政谱写恤民情
他乐当“接待员”。康正刚同志对群众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利益,不论大小,他都能耐心细致的处理。他坚持将每周一上午定为“局长接待日”,亲自担任“接待员”,并且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凳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尽最大的耐心和细心为干部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老上访户肖明镜因自己对政策的误读,经常到人事局上访,加上年事已高,听力不如从前,许多人唯恐躲避不及。但康正刚总是先让座,倒茶,然后耐心听其诉说,反复解释政策,通过二十多次接待,肖老被他诚意感动,自愿放弃上访,逢人直夸康局长好。
他善做“联络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综合协调能力强的特长,积极衔接相关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先后为大新乡烟竹坪村、寸石镇田心村协调资金10余万元,捐赠物资 15000余元,修建了高标准的人畜饮水工程。同时他从省城联系专家,为烟竹坪村现场传授生猪养殖技术,举办3期培训班,培训50余人次,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他甘为“服务员”。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全力做好科技人员下乡入户服务工作,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他从畜牧局、农业局、卫生局等单位精挑细选科技人员,以最强的技术队伍、最好的工作态度下乡入户。同时,他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打电话到各单位协调工作安排,经常下乡查看项目,为科技人员、专业户排忧解难。近年来,他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发放宣传推广防病科普知识图书12000余册,普及养殖、种植等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班542场次,培训农民达19600多人次。帮助建立早稻核心示范区69个,蘑菇等特色种植基地12个。
勤廉赢得好口碑
他坚持原则。不符合政策的事坚决不办,违背原则的事坚决不干,在公开招录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考原则,严把各道关口,让“卷子”代替“条子”。去年县人事局一名干部的家属顺利通过公务员笔试而进入面试名单,在准备面试期间,社会上有很多人猜测,人事局干部家属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面试应该会通过,其干部家属必然会通过面试。康正刚在人事局组织面试时,严格按程序组织面试,结果该局干部家属没有入围,群众称之为“铁面局长”。
他待人真诚。康正刚虽为局长,但他始终秉承农民质朴纯真的本色,平易近人,关爱他人,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面对企业军转干部这一困难群体,他多次上门走访,关心疾苦,当他们生病住院时,他总会在第一时间上门看望,询问病情,对于因病去世的企业军转干部,他都会送去花圈和慰问金表示悼念。这些年来,该县企业军转干部没有一人参与群访,没有一人到省市上访,企业军转干部视他为“娘家人”。
他清正廉洁。他生活简朴,从不抽烟喝酒,从不打牌赌博,平时也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和其他娱乐活动,工作之余静心在家看书充电。他带头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财务制度,不用公款请吃请喝,从严把紧开支,该局的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从2004年的20多万元下降到现在每年不足10万元。他从严管好亲属家人,前年底他母亲70大寿,局里部分干部得知消息后准备前往祝贺,他硬是逐个打电话坚决予以谢绝,他本人也是直到当天下午1点忙完局里的工作后才匆匆赶往石马江为母亲祝寿。正是因为这种廉洁奉公的本色,使他在全局干部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也大大促进了该局的廉政建设。
年华冉冉,岁月沧桑。在过去工作的日日夜夜里,他以勤廉的品德,务实的作风,突出的才能,优异的成绩,诠释了一个人民公仆的奉献情怀,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