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评选条件       评选程序       新闻聚焦
1017 黄衍苗


在默默坚守中发光
——岳阳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黄衍苗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在正处职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眼看就要退休,他仍然在毫无怨言地认真工作,从不懈怠。
    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工作就是他的一切,他象老黄牛一样辛勤地耕耘。
    他就是岳阳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黄衍苗。从1984年起他两度担任岳阳市郊区区长、区人大主任,1996年再任岳阳楼区人大主任。2006年调到岳阳市人大,继续从事人大工作,履行代表职责。
    在4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黄衍苗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语,以自己的默默而负责的工作,展示着一个人民公仆的标准形象。
    位不惊人,在默默中忠诚履职
    在岳阳市众多的处级领导岗位中,黄衍苗同志的职位并不显眼,但他坚持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在熟悉他的干部和群众中广为传颂。
    在岳阳楼区任人大主任时,看到多年来电鱼、毒鱼、迷魂阵等违规捕捞使洞庭湖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他不禁忧心忡忡,决心尽自己职责加强洞庭湖的管理与保护。为掌握情况,他历时一年多,走访洞庭湖周边居民、渔民几百人,形成的调查材料足有一尺多高。有一次他和办公室小陈到一条渔船上搞调查,渔民王有田告诉他:“一家五口靠捕鱼为生,没有户口,岸上没房子,小孩没法上学,这些年洞庭湖水质变差,打渔收入越来越低,老婆得了癌症躺在船上没钱治……”说着说着渔民汉子流泪了,黄衍苗也跟着眼圈红了,“小陈,我们把钱都留下,能帮点就帮点”。2005年1月,作为省人大代表参加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时,他向省领导呼吁:“如果任由竭渔滥捕情形泛滥下去,洞庭湖渔业资源将会迅速衰退直到枯竭,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结合调查,他撰写了《洞庭湖管理条例》议案,提出了分期禁渔、适当补助、渔民上岸等意见。由于材料翔实,符合实际,该议案被大会立案并交省人民政府落实,黄衍苗同志由此成为后来省委、省政府实施“洞庭湖渔民上岸”这一惠民工程最初推动者。
    调到岳阳市人大后,黄衍苗同志丝毫没有从重要岗位退下来闲一闲、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他充分发挥内司委职能,加强工作监督,在他的推动下,《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多项执法检查启动了,《关于加强司法监督的决定》出台了。2010年他组织开展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比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提前了整整一年。在检查时,正值酷暑时节,他顶着烈日,带上工作人员,到敬老院、到居委会、到病床前,详细了解老同志生活状况。有一次在三荷乡敬老院检查,一个老人抓住黄衍苗同志的手,激动的说:“黄区长,十几年前你骑单车到过我家搞过调查,解决过问题,现在你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容易啊!”检查中了解到65岁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按新的规定没有完全执行到位,他大声疾呼:“老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提供养老服务责无旁贷,财政负担再重,也要保证老年人的经费!”引起了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兑现了省委省政府新的优待政策。一直坚持走路上班的黄衍苗同志,有次在经过一个广场时,受到一群晨练老人的“围困”,原来他们中有两个旁听了常委会审议,认出了他,“黄主任当代表为我们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办实事,天天走路上班,称得上是感动岳阳的公仆!”
    语不惊人,在默默中心系群众
    黄衍苗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群众办点实事。
    几十年来,他用行动实践着自己朴实的诺言。
    当区长时,上班政务繁杂,他总是利用节假日下乡搞调研,走访群众,一个人骑上自行车悄悄出发,到处与村民拉家常,掌握农村生产生活情况,有时还帮着农民种田收菜。有一次春耕时骑车到郭镇乡村民徐伟民家中走访,老徐看他一身旧衣裳,以为是过路人,说话也就随随便便,一股脑把家里的情况和村里春耕生产情况跟他说了个把小时,言谈中说到了化肥价格太高,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对政府有一些不满。黄衍苗同志听得很认真,对老徐言谈中说到的问题十分重视。上班后,他找来该乡负责人,又到乡供销社、区供销社核实有关情况,终于把化肥涨价的问题解决了。事后老徐才知道,那天跟他拉家常的不是别人,正是掌管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长。老徐逢人便说“我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冒想到区长还跑我家里来了,还帮我们降低了化肥价格,这样的干部好啊!”对于黄衍苗同志经常骑车下乡的事,有人说他傻,有车不坐;有人说他假,故意作秀;更多的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什么也不辩解,依旧一辆破单车走遍了郊区每一个村组,很多村民都认识了这个经常骑单车下乡的黄区长、黄主任。
    在岳阳市人大内司委任职的几年间,接触涉法涉诉的群众很多,无论群众反映什么问题、表情言语如何激动,他总是认真仔细阅读申诉材料、心平气和地与来访群众交谈,不少群众说:“黄主任没有官架子,向他反映问题就像跟亲人说话一样,他理解我们啊!”去年,群众张寿龙来信反映他的婚姻关系问题,却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申诉书也是寄给所谓“法制委”的,黄衍苗同志本可以不管,但他想,一个 70多岁的单身老人,事隔16年,法院突然公告他还有婚姻关系,对生活肯定有重大影响。他立刻和内司委的同志一起调案卷,与法院的同志交换意见,短时间内迅速解决了问题。一天,一个拄着拐杖,满头白发的老人,在侄女的搀扶下来到黄衍苗同志办公室,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地说:“没想到我这个将要入土之人一封信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有口气我要来看看为我做主的恩人。”而黄衍苗同志说:“老人家,什么恩不恩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呀。”
    貌不惊人,在默默中展示形象
    黄衍苗同志外表普通,但整洁朴实,一如他的为人,干干净净。廉洁勤政和大公无私,是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黄衍苗同志多年在领导岗位上,要为自己亲朋解决点问题也不是太难的事,但他从不为此出面、打招呼。他兄弟姐妹9个,侄子侄女有20多个。有个侄女师专毕业后一直在一所私立幼儿园当幼师,为了工作更稳定,多次找在岳阳楼区当人大主任的大伯,希望能帮忙安排到小学当老师。可每次都被回绝了:“你虽是师专毕业,但没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没教师资格证当什么老师!自己有本事去考!”可侄女连续两年都没考上。再次请他出面,可得到的答复仍然是拒绝。第三年终于考上了教师,却被分配到了偏远的郭镇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因为大伯依旧没有给她任何的关照。此后,她再没找过这个大伯,因为她知道,在大伯的心里只有公平正义,没有个人私情。至今,黄衍苗同志的亲戚除1个弟弟和3个侄女凭自己本事考入事业单位外,其他的兄弟姐妹几乎全部在农村种田、在外面打工。
    担任多年的领导干部,在儿子结婚时,一套10多万元的房子,他楞是凑不齐买房的钱,最后他和儿子各贷款6万,才算把结婚的事给办了。担任正处职主要领导近30年,还要贷款买房,恐怕很多人不会相信,但发生在黄衍苗同志身上,跟他打过交道的人又会毫不含糊的确信,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这样纯粹的一个人:不打牌赌博,不进娱乐场所,不喜欢吃吃喝喝,不跑官要官。多年来,黄衍苗同志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到年底就要清理年内所得奖金,凡达到纳税标准就主动到税务大厅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正处岗位一呆就是30年,很多人替他不平,认为论资排辈都该提拔好几轮了,起码临到退休要个副厅待遇,可他心平气和,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劝别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行了,党和人民给我的已经很多,我很知足,你们也要知足。”他就是这样默默坚守的一个人:几十年来,公私分明,从未在公款中报销过私人的一张发票,从未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或家人朋友以任何特殊关照,从不向组织提个人的任何要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了一个人民公仆的榜样。


Copyright@2001-2007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