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活动介绍      活动安排      评选范围及标准      工作要求       新闻聚焦
1006 刘爱兵


拥警为民,为了心中的那份荣耀
——湖南省“十佳拥警模范”刘爱兵同志先进事迹

  “当一名人民警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现在能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做点事、出把力,我觉得心里很舒坦。”——刘爱兵

  他不是头顶国徽、身穿制服的公安干警,但他疾恶如仇,临危不惧,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对犯罪行为,绝不姑息。他视民警为亲人,爱警拥警无怨无悔,他心中有人民,他用自己的平凡而伟大的行动,义无反顾、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协助民警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用党性和正义诠释人生,以坚守和操劳显示价值,他是铁骨铮铮的乡村卫士。
  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有一个深受干部群众喜爱的“兵哥哥”,人们都喜欢这样称呼他,这不尽是因为他的名字,而是因为他从小就有当警察的梦想。他叫刘爱兵,是乡政府一名林业干部。他1970年出生,家里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兄妹六人他排行最小。1990年,由于哥哥姐姐都在外打工,他放弃了报考公安学校的念头,选择留在了父母身边。1990年,乡里组建治安联防队,他第一个报名加入,担任了联防队队长;1994年,联防队解散,他通过招考成为一名乡干部。多年来,虽然当警察的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但他心中的那股子为民保安、匡扶正义的劲头却从未减少。
  义务巡逻,他是乡村治安的保安员
  蔡锷乡地处邵阳县、邵东县和大祥区三县区交界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社情和治安形势比较复杂,而派出所干警总共才4个人。2008年,派出所向乡党委报请成立村级义务巡逻队,但是由谁来直接带领义务巡逻队开展工作,让乡领导一时犯了难。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既要有责任意识、懂法守纪,又要有勇有谋、能吃苦耐劳,不仅可以带好队伍,而且能完成工作任务。“我想试试。”这时候,刘爱兵主动请缨。乡领导考虑他有本职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巡逻,体力上肯定吃不消,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但在他一再坚持,一再要求下,2008年8月他正式“走马上任”了。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规章制度,他明白,要想队伍有凝聚力、战斗力,首先要有制度。随着村级义务巡逻队工作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义务巡逻队的工作正式展开。他的辖区很大,全乡16个行政村,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开车绕一圈都要一个多小时,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埋怨。虽然他不是警察,但他却干着许多警察干的事,而且是辛苦、危险的事。2010年7月24日晚上凌晨1时,刘爱兵带领巡逻队员在巡逻时,发现在金山村马路上有4名青年男子搭乘一台摩托车神情慌张的往市区方向行驶,他随即拦车盘问,发现车后座一名男子身下有一捆铜线,经检查确定是通讯光缆内胆铜线。4名男子见势不妙,弃车便逃,刘爱兵和队员当场抓获其中2人,并立即通知派出所和其他地段巡逻队队员,成功将该盗窃团伙成员共7人全部抓获。2011年7月的一天,在打击盗窃“三电一铁”专项行动中,巡逻队员成功将数次盗窃通信电缆的原电信员工彭德林当场抓获。2011年8月18日深夜,一村民报案称发现有人进屋偷东西,刘爱兵接到信息后,带领巡逻队立即赶到现场,将正要逃离的罗友元抓获。仅2011年,村级义务巡逻队破获盗窃案20余件、抓获8人,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协助派出所破获涉毒案件3起,抓获吸毒人员8名、贩毒人员2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全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义务巡逻队工作成绩突出,不仅得到了市、区政法部门的充分肯定,更赢得广大村民群众的普遍好评。2011年村支两委换届后,派出所及时召集新当选的村级班子协商,将义务巡逻队进行重组。由于没有工作经费,队员的服装、电筒、警棍等装备一直没有配备,见此情形,他发动大家自筹资金,并率先出资1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巡逻队每人出资1000元,统一购置了必要的装备。
  化解矛盾,他是村民群众的联络员
  刘爱兵同志带领的义务巡逻队,还承担着应急抢险救灾、义务消防、户口协管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等任务。一直以来,他认真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全力协助派出所、司法所化解矛盾纠纷。高枧村唐光云、唐光雄两人于1999年1月因两家的宅基地界限发生纠纷,唐光云将唐光雄打成轻伤,唐光雄遂将其告上法院。因唐光云一直在外未归,法院无法缺席判决,两家矛盾迟迟得不到化解。刘爱兵同志和乡、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家属的思想工作,终于在2011年9月份,将外出10余年的唐光云劝回家,两家签订了调解协议。10月8日的《邵阳晚报》以《十二年矛盾今朝化解》为题报道了该案。几年来,他参与摸排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3件,均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2008年,总投资2亿元的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落户蔡锷,2009年,总投资达8亿元的湖南中宝养殖及生物科技制药项目成功引进,蔡锷故居旅游景区建设正式启动,随着几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全乡发展步伐加快,但由此引发的用土用工等矛盾也显著增加。他带领队员,全力配合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提出不少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几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缠访闹访事件。由于他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体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2011年,乡领导又交给他一项重任,到全乡矛盾最多的枧杆村挂职,担任村支部书记。熟悉情况的人都对他捏了一把汉,可是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退缩与徘徊,而是迎难而上。“当工作需要我时,我应该站出来。”刘爱兵用这句朴素的话诠释了一位基层党员干部的庄严承诺。到任后,他坚持变“上访”为“下访”、改“刚性维稳”为“柔性维稳”,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的理念,他说这样才能与村民真正沟通。不到半年时间,他化解了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5件,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普法教育,他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他深知要干好拥警工作,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过硬本领。为迅速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服务全乡经济发展,他对各项农村惠民政策和土地承包、流转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认真领会相关政策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除日常工作外,他将撰写了大量工作与心得笔记。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他积极配合辖区派出所加强对学校学生和村民的思想教育,提高群众素质、减少犯罪,对有劣迹的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开导和引导。他在协助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时,“讲得清、用得熟”是同事和群众对他普遍评价。
  “话要说到、事要办到、心要尽到”,这是他经常说起的一句话。他是一名普通党员,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基层工作的第一线,一心为公,全心为民,将个人得失抛之脑后,毫无怨言。巡逻队没有一分钱工作经费,还需要队员自己骑摩托车巡逻,几年下来,光汽油钱就是不个不小的数目。在乡派出所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时,他又转换成后勤工作人员,对干警嘘寒问暖、端茶送水,因为住在乡里,干警在他家解决吃饭问题是常事,他与干警结下了浓厚的同事情宜。对于他的本职工作,他也丝毫没有放松,全乡林业工作连年被区里评为“先进单位”,2010年他率先完成区里的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乡林权改制工作获全省“先进单位”殊荣。
  他是一名普通的干部,但他参与工作的时间却远远超过陪伴家人的时间。妻子身体不好,多是在深夜熟睡中被他回家开门惊醒;女儿的高考,他都没有好好与她聊聊天、谈谈心。别人称他工作狂,连家都不要了,刘爱兵笑而不语。然而,在亲情与责任之间,他总是放弃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优先尽到一名党员干部、巡逻队长、支部书记的职责,而这正是因为他拥有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为人民服务的无限热情,他为辖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铸就了一座拥警爱民的丰碑!


Copyright@2001-2012 湖南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