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同志评选“双十佳”材料
李琪,男,汉族,1975年6月出生(37岁),中共党员,现任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助理(副处长级),湖南公安机关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警队长,警队党支部书记。该同志于2002年参加我国赴东帝汶维和警队,获得联合国维和勋章和东帝汶国家警察荣誉勋章。2011年7月,该同志带领湖南公安机关17名同志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以一流的成绩、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利比里亚国家警察总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湖南警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优良形象。李琪同志在执行任务期间,克服了母亲去世、小孩出生、自己患疟疾等重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维和和队伍管理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任务区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完成维和任务实属不易
利比里亚在联合国确定的全球十个最贫困国家中排名第六,十多年内战后,百废待兴。除了茅草棚,大都是简易的平房,锡铁皮盖的屋顶,土坯砖垒的房屋,残垣断壁上还有不少弹孔。首都蒙罗维亚只有部分地段市政有限供电,其它地方靠自购发电机发电。整个国家没有自来水和净水设施,用水是井水或河水,不能直接饮用,全国没有一个红绿灯,利比里亚国家警察总部里面甚至连一个卫生间都没有。中国驻利大使馆时,使馆代办李志工说,“现在首都条件还算好的,如果到地区去,条件更差。在我们中国,再贫穷的地方,都没有这里这么艰苦的条件。”
利比里亚地处赤道,每天气温最高能到40多度,酷暑难耐。生活条件艰苦,日常工作中还要面临各种危险。利比里亚总统大选期间,维和队员要和当地警察一起搜寻武装分子、处置群体性暴乱、维持街头秩序等。有的队员执行任务时遭到围攻,有的队员被难民砸伤。维和警队还要面对各种疾病的危胁,整个警队共有9人感染疟疾并伴生伤寒、1人因住地水质问题导致肾结石,绝大多数队员出现过发烧、眼部不适、皮肤疮肿以及蚊虫蚂蚁叮咬导致感染溃烂等疾病。整个维和期间,警队队员们始终面临着物资匮乏、缺医少药、没水没电、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等多种不利因素的考验。
二、维和警队完成任务十分出色,获得广泛赞誉
湖南警队是中国政府派出的第十批维和警队。这一批警队和以往各批最大的不同,就是经历了利比里亚总统大选。在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大选期间,利比里亚政局复杂,社会动荡,街上随时随处都有拿着砍刀木棒游行示威的人群,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规模内乱。我维和警队不惧危险,不怕辛苦,圆满完成了大选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湖南维和警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与此同时,作为联合国维和警察的一个组成部分,维和警队在指导、监督、培训当地警察的时候,将心比心,以身作责,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用自已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赢得了当地警察的认同和爱戴。
出色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让警队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赞誉。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最近拟致电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和省厅为维和警队请功,这也是驻利大使馆唯一为维和警队(部队)的一次请功(我国已向利比里亚派出了23批次维和警队和部队)。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路易斯﹒安卡因高度赞扬我维和警队,号召各国警队向我警队学习。他说:“中国(湖南)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是一只高素质的警队,是任务区最专业、训练最有素、纪律最严明的警队。他们在监督指导当地警察规范执法、保障人权和提高各项警务技能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其它国家维和警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维和警察总监,利比里亚国家警察总局副总警监等高层领导,对维和警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维和警队内部管理到位,凝聚力强
警队党支部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班子。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总监约翰·尼尔森对阳红光副厅长说,“在利比里亚任务区,唯有你们这支警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没有一个人被投诉通报。我从来不需要担心你们的队员,你们警队是我最信任的警队。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延长服务期限,继续留在这里工作。”
利比里亚的联合国维和警察分别来自41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民事警察439名(我警队属维和民事警察),成建制防暴警察843名。我警队队员们分散在各个地区和部门,需要单兵作战。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警队党支部在队伍安全和管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双人分配、以老带新”、“分设党小组”、“建立考核机制”、“严格规章制度”、“定期情况通报”等。在李琪同志带领下,警队几个负责同志不与队员争功,凡事以队员为先,很好地团结了队伍,形成了合力,建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维和警队在任务区的出色表现,为中国警察、湖南警察容得了荣誉,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